副标题:访联合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新化十四中退休教师侯清慎

苦练马字榜书
新化新闻网讯(记者 杨尚勤)从“独上东轩小角楼,倚栏遥对一江秋。六旬未觉黄昏近,健步犹堪踏九州。”这是一位60岁的老人为自己写的一首感怀诗。诗中表明自己是一个乐观豁达、壮志犹存,六旬不觉黄昏近,老骥犹存成万里心的老人。他就是我县著名书法家候清慎。
侯清慎生于1929年,早年毕业于杭州育才美专,专攻油画,后回到新化执教,从小学教到中学,桃李满园。1957年,当他28岁风华正茂,展翅高飞时,却被反右狂风刮入右派行列,放逐横阳天马山农场天马寨一所破庙接受劳动改造,其妻迫于形势与他离婚。他孤身一人,每天耕田锄荷,牧羊放鸭。那时候,他无钱无票,饿冻两全,疤层重叠,一件棉衣穿了二十年。他在错案改正后无怨无悔,反而丹心依旧,笑对人生。因为他始终相信党、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他平反后重执教鞭,也只有十多年时间,退休于新化县十四中学。
他不是诗人,作家、但爱好诗词与文学。他不是摄影师,却喜欢游览名山大川而摄四时佳景。他学的是美术,喜欢自然美、风光美、音韵美、结构美、豪迈美、阳刚美、阴柔美、质朴美、古拙美、高大美……等世间一切美!他企盼以美学美化心灵、美化生活、美化世界,用自己手中的彩笔,描绘他心中最美的蓝天、白云!
他同刘海粟、李可染是昔日校友,然而时光荏苒,光阴似箭。他不想白白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对榜书有了浓厚的兴趣。他向黄玉衡、费瀛等书家前辈们的榜书临帖。他每天不顾白天、黑夜,勤学苦练就是一整天,有时甚至顾不上吃饭。学写榜书非一日之功,须经寒来暑往、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他深究苦学费瀛的榜书八法、八病、运笔、撮襟之法。同时,必须有明师指教,逐一讲究,意中了了,则一点一画都从规矩中来,然后落笔,临写时,更得精通书法者,提掇点化,则心益民,见愈长,临池之业,日异而月不同。掌握榜书八法书写技法,消除八病,把握范本书写技巧,再从10厘米大的字开始练,循序渐进,不断增大字径。“十年磨一剑,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甚至不远千里,来到陕西、山东、河南、安微等地四处寻访榜书刻石和碑刻进行临摹;他练马字、龙字一练就是七年,所练的废纸达百余斤。他在平常的功练中不断推陈出新, 使他的榜书书法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他今非昔比,已然步入耄耋之年。时至今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的榜书在庆祝建国60周年全国老年书画作品北京邀请展获金奖。“马”字在上海世博会展出并收藏,湖南文史研究馆艺术评审委员会评定榜书“马”字被确定为馆藏作品。书赠台湾马英九先生“马”字被珍藏,诗词及书法作品,在《中华诗词大全》、《国际商报》刊物上发表。著有《求是堂诗文集》。其“马”、“龙”榜书在北京奥运会诗、书、画、联大赛获全国书法二等奖。他不断改良创新,又推出了“剑”、“松”、“竹”、“鼎”、“廉”字榜书。系联合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家协会会员、台湾《湖南文献》社社务委员。
他的榜书被中国文化部市场评估价为2000-3000元平方尺, 他多年来在中华传统文化领域脚踏实地、默默耕耘,创造了丰硕成果,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具有德艺双馨的文化品格和艺术修养,授予“世界文化名人”荣誉称号,他的个人艺术传略及作品将与刘大为,黄永玉、沈鹏、范曾、莫言等文化名家一起入编大型国际艺术交流人物辞典《世界文化名人录》,全球公开发行。
他淡泊名利、为人耿直,对自己所获的荣誉,从来不与外人谈起。他平时就是早上起来在书房里练练书法,写写对联,下午吃完晚饭后,沿着资江沿河风光带散散步,他的日子过得非常平淡无奇。他用两幅对联“古稀亮相身心健,耄耋常怀天地恩。立地顶天高瞻远瞩,中华儿女放眼全球”概况他晚年生活的书墨芬芳,结束对他的专访。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尚勤
编辑:曾维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