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清晨,奉家镇某村,一阵鹅鸣打破了往日的宁静。村民王先生家的鹅群误入奉先生家的稻田,啄食了六七十斤稻谷,这场看似普通的邻里纠纷,却牵出了一段历时数年的土地旧账。原来,早年修建集市时,王先生曾让出部分土地给奉先生使用,但双方从未明确约定细节。鹅群事件成了导火索,一方要求赔偿稻谷损失,一方坚持收回土地,争执中甚至动用了挖掘机。矛盾一触即发。

奉家镇综治中心接到报案后,迅速启动了“五联”工作机制,将综治、司法、信访、公安等多部门力量汇聚到村里的“民心茶室”。首次调解,双方情绪激动,互不相让。调解员没有气馁,三天后组织第二次调解。这次,王先生拿出一张市场建设前拍摄的土地照片,成为化解僵局的关键。面对清晰的历史证据,奉先生点头认可,对抗的情绪开始消融。
调解员趁热打铁,创新提出“土地置换+象征补偿”方案:奉先生屋后占用的土地正式归其使用,同时在市场出口处让出部分区域补偿王先生,既明确了权属,又优化了车辆通行安全。而对于被啄食的稻谷,王胜华自愿支付80元作为象征性补偿。
“都是乡里乡亲,争一口气不如解一个结。”签协议时,两位老邻居的手重新握在一起。一场可能激化的矛盾,在基层干部的温情调解下,化为互利共赢的和解。
来源:新化新闻网
编辑:曾斌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