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是一个千年古县,古称梅山,地处湘中偏西,北抵安化,南依新邵,东接冷水江、涟源,西连溆浦、隆回。资水横贯东西,雪峰山脉纵跨南北。属湘中丘陵向湘西山地过渡地带。是革命老区县、柘溪库区县、国定贫困县。全县辖26个乡镇、2个国有林场、1个开发区,1个办事处,1142个村,总面积
一、新化山川秀美,自然资源丰富多彩
境内旅游资源星罗棋布,其丰度、品位及开发条件居于全省前列,主要表现为数量多、种类齐、品位高、组合优,真正做到了有山、有水、有洞、有梯田,相得益彰,优势互补,开发前景十分乐观。全县共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等按国家分类标准的8大类型的旅游资源,近130余处旅游景点,上等级资源有72处,其中五级资源1处,四级资源3处,三级资源5处。紫鹊界秦人梯田、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梅山龙宫、油溪河漂流等重点旅游景区在国内外初具影响力。
紫鹊界秦人梯田是镶嵌在湘中大地上的一颗旅游明珠。她集自然美、古朴美、形态美、文化美于一体,兼有广西龙胜梯田的秀美、云南哈尼梯田的大气、菲律宾巴纳韦梯田的险峻、越南沙坝梯田的飘逸,特色鲜明、风格独具,有“梯田王国”之美誉。一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考证,紫鹊界秦人梯田始于秦汉,盛于宋明,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是苗、瑶、侗、汉等多民族历代先民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是南方稻作文化与苗瑶山地渔猎文化交融揉合的历史遗存,是人与自然的伟大杰作。梯田地处古梅山腹地,古梅山经过漫长演化、沉淀、创新与融合形成的多民族共同沿袭的独特地域文化——梅山文化,在这片热土上经久流传。这里民风淳朴,苗瑶风俗依然如故,梅山山歌、民歌、情歌妇孺皆知、广为传诵,草龙舞、傩舞风格古朴、原始神秘,民居建筑、地方饮食、武术、宗教等个性突出、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都具有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二是生态原始,自流灌溉奇特。紫鹊界属湘中丘陵向湘西山区的过渡带,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此处虽无任何山塘、水库,但山高林密,生态环境原始优越。梯田依靠森林植被、土壤、田埂综合形成储水保水系统,凭借神奇独特的基岩裂隙孔隙水水源,构成纯天然自流灌溉工程,潺潺流水,四季不绝、久旱不竭、洪涝无忧,堪称人类最伟大的水田工程。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就有多高。俗有“天下大乱,此地无忧;天下大旱,此地有收”之说。三是景观丰富,资源品质优良。紫鹊界秦人梯田总面积20余万亩,核心景区面积2万亩以上。梯田开垦方式独特,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构筑大小各异梯田,梯田大者不到一亩,小则只能插几十蔸禾,有“蓑衣丘”、“斗笠丘”之称。密密梯田,线条流畅,层次分明,气势雄伟壮观,如级级阶梯、似根根纬线,层层叠叠、依山就势盘旋于群山沟壑之间。梯田景观随四季千变万化,美不胜收。春来,水满田畴,如面面玉镜五彩斑谰;夏至,佳禾吐翠,似排排绿浪青翠欲滴;金秋,稻穗飘香,像座座金塔遍地澄黄;隆冬,瑞雪漫山,若条条银蛇起舞群山。而田园阡陌之间,板屋交错,鸡犬之声相闻,梯田、村寨、森林、流水相互融合依存、和谐统一,融梯田四时变幻之美景,辅以原始的手工耕种方式,便构成了紫鹊界秦人梯田一幅幅流动的农耕画卷。梯田被专家评审定位为5级旅游资源,成功入选为老百姓喜爱的湖南百景,2004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自然文化遗产,并列入了国家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县城北部
梅山龙宫位于新化县油溪乡高桥村境内。是极富特色的岩溶地貌溶洞,层楼式空间结构,共九层洞穴,上万个大小溶洞。洞府现已探明长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编辑:曾维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