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认真写好“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四篇文章,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增强系统观念,写好培养文章。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慢不得也急不得,必须围绕“培养什么人才”“怎样培养人才”的问题有的放矢、绵绵用功。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同时,要坚持“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注重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针对性,建立健全常态化本土人才培养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强化效益意识和容才理念,探索建立覆盖海外人才来华工作生活全流程、全周期的政策保障体系和继续培养体系,力求五湖四海,为我所用。
提高服务意识,写好团结文章。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集聚人才、团结人才、人尽其才的历史。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鲜明提出“我们应该尊重专家”,强调“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凝聚各类人才、形成攻坚合力为国家建设与改革发展服务。我们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严密组织体系、密切联系群众等优势,时刻关注人才的成长状态,对各级各类人才面临的工作、学习、生活等问题要深切关怀、跟踪管理,做到以情留人、以情动人。同时要协同政策落实,加强集成联动,激发广大人才为国家、为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持续增强人才效能。
坚持需求导向,写好引领文章。事业愈是重要,方向问题愈是紧要,方向问题从来都是第一位的。要坚持引导各类人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各尽所能、发挥才智。要结合“四个面向”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机制,改革重点难点项目的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最大限度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要持续加强人才库建设,推进智力成果转化基地布局,打造创新创业创造的可持续事业发展基地,实现创新链、产业链和人才链有效对接和深入融合,助力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打造发展平台,写好成就文章。南宋张栻曾言“盖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一方面要激励各类人才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来,打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鼓励各类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大平台上建功立业,成就自我;另一方面也要着力打造更多有利创新创业创造的微平台,在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等小平台上弘扬创业创新文化,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氛围,同时注意“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新型人才评价体系,激发主体活力。
(作者/新化县吉庆镇 康加)
来源:新化新闻网
作者:康加
编辑:曾斌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