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精辟论述了科技创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系统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更详尽回答了建设科技强国的时代命题。
洞察规律、科技创新的深层理解跃升至全新维度。进入新时代,中国的科技事业不仅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还经历了历史性的变革。我们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以创新引领发展,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通过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教育和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培育创新文化,以及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
增强认识、阐明科技强国五方面基本要素。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是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战略目标。在此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科技强国的基本要素,深化了对这一目标的认识。首先,要拥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持续产出重大原创性和颠覆性的科技成果。其次,要具备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强大能力,支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此外,还需具备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力,成为世界重要的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要拥有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不断壮大国际顶尖科技人才队伍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最后,要建立强大的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生态和科研环境。
使命引领、不断砥砺前行。聚焦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发展新型生产力、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构筑人才竞争优势、推动科技开放合作等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如“新型举国体制”、“深度融合”、“科学家精神”、“开放合作”等关键词。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这为我们建设科技强国进一步明确了战略任务,指明了主攻方向。
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的目标只有11年时间,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一步一个脚印地将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作者 / 新化县洋溪镇 甘霖)
来源:新化新闻网
作者:甘霖
编辑:曾斌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