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者,在乎民也。“四下基层”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生动体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广大干部只有把心沉下来、把腰弯下去,才能让基层治理焕新颜、让人民群众展笑颜。
深入乡村“望”民情,察基层风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基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深入基层,要走进田间地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全党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之际,广大干部都是调查研究的生力军,真正做到知民情、解民意,既要将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举措,又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的评判标准,坚持用改革精神破题、用改革勇气克难,充分巩固我国治理体系的深厚基础。
倾听建议“闻”呼声,传百姓所需,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基层,要讲好方言土话,“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地基固则大厦坚,地基松则大厦倾。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的战斗堡垒,想让党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就必须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以群众听得懂、记得住、传得开的新方式进行宣传,使党的创新理论润泽人心。
放下身段“问”计策,纳民间良方,以信访接待作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深入基层,要化解信访矛盾,“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广大干部要尽快转变工作思路,面对矛盾要主动迎上去,进一步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及时反映政策实施存在的不足,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同时,积极开展人民建议征集行动,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将群众的真知灼见融入惠民政策当中,增进党群互信。
把准脉搏“切”症结,解群众难题,于现场办公将利民之事、便民之举落到实处。深入基层,要直面合理诉求,“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党章明确规定,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要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这就要求广大干部提高服务本领、厚植为民情怀,多到群众生产生活的一线办公,切实聚焦群众难题、知难而进,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办好民生实事。
(作者/新化县石冲口镇 杨婉祺)
来源:新化新闻网
作者:杨婉祺
编辑:曾斌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