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垃圾治理农户付费之“西河经验”

来源: 新化新闻网 编辑:曾斌初 2020-05-22 17:38:57
时刻新闻
—分享—

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的三大基础性任务,目前面临的一个尴尬局面是:很多村一方面陷入经费拮据的困境,一方面却在农户付费这一措施上望而却步。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西河镇在垃圾治理农户付费制度上敢为人先。该镇2012年筹划,2014年起步,2016年全面推进,三任党政班子久久为功。到2019年底,全镇32个村中,有24个村实行农户付费,目前自愿付费农户达15000户(屋),七年来累计收费达1千万元,为破解基层经费短缺难题做了有益的探索,为农户付费制度的推行提供了参考模式。

一、顺应民心,是实行农户付费的基础——从“伤感情”到“见真情”

新化县西河镇地处新化西北部,面积149.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271户73300人,30个村,2个社区。该镇以两大品牌著称,一是盛产水泥,海螺水泥在此设厂,二是以武扬名,荣获全国武术之乡称号。多年前,该镇垃圾乱象十分恶劣。各村也曾试着清运过垃圾,但仅保洁员工资和垃圾清运费,就让村级不堪重负叫苦连天,各村每年要亏3万元至6万元。因为缺乏资金,垃圾治理“皮球”总是组里踢村里,村里踢镇里,日积月累,西河镇从昔日的“水泥之都”沦为“垃圾之乡”。

面对“垃圾到哪里去,经费从哪里来”这个考题,2012年,西河镇党委、政府决定分步实行垃圾治理农户付费制度。消息一出,立即听到镇村干部“善意提醒”:“使不得,这与国家的减负政策和扶贫政策相矛盾,肯定会导致群体性告状和上访。”果然,听到风声的个别村民到村部示威:“别跟我谈钱,谈钱就伤感情,要知道我的拳头是练了几年功夫的”。

面对可能会遇到的“杂音”和阻力,镇党委、政府未雨绸缪,稳打稳扎走好五步。第一步是开好院、组、村会议。从广泛宣传发动入手,由党政领导包村负责,采取召开院落户主会议和上门沟通的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不搞“强制执行”,务求“心服口服”。第二步是订立村规民约。经过院、组、村会议发现,大多数村民深感垃圾非治不可,农户付费理所当然,抵抗和拒绝情绪比预想的要小得多。趁良好势头,各村迅速将农户付费制度纳入村规民约,党员组长和村民代表签字,确保程序正确。村规民约上注明,农户付费标准为每户(屋)每年120元,随同医保费一起收缴。长期没住的户、五保户和老年户,免缴费用,该缴而不缴的必须自行处理垃圾到位,并要求党员组长带头缴费。最初是由承包车主直接开票收费,但因收取难到位,甚至还出现承包者擅自修改标准的情况,有些村改为村委会收取。第三步是申办许可。2014年7月18日,办妥了《湖南省服务价格登记证》(湘F9126),2014年5月13日,新化县物价局和新化县财政局联合颁发新价费字(2014)15号文件,《关于制定西河镇城区环卫有偿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通知。与此同步,办妥了收费许可证,修订了2012年出台的《环境卫生和城市管理工作方案》,发布了关于收取镇区卫生费的通知,印制了《卫生费缴款通知》。第四步是发包垃圾清运业务。由村委会、理事会联合商议,将垃圾清运业务承包给共同选定的车主,订立承包协议。承包方的清运车上配两个工作人员,一人开车,一人装卸垃圾,一般为夫妻档。每两至三天收运一次垃圾,挨家挨户收运。第五步是搞试点。先从镇中心区域开始实行农户付费,最先是鸟山村,紧接着是西河村、天马村、沙江村、陈家山村,然后向全镇铺开。先行一步的村实行农户付费之初,村干部陪同村保洁员和承包司机准时上门收集垃圾,一些留守老人行动不便,村干部还帮助清扫院落,老人减少了寂寞,出现了新的亲人。在外打工的儿女知道后,专门打来电话表示感谢,并表示:“收这点小钱算什么,我们心甘情愿”。

西河镇农户付费的启示之一:农户付费推行之“难”,不在村民配合之“难”,而在村委的思想畏“难”。在于村委“自我设限”,生怕村民造反和上访。从西河经验来看,只要顺应民心,多做宣传发动,村民是支持的。迄今为止,西河镇缘于农户付费的信访案件和不稳定事件为零。事实上,民心与政策从不矛盾,关键是要把握平衡点和契合点。

二、敢于担当,是实行农户付费的关键——从“走着瞧”到“站稳桩”

西河镇在实施农户付费过程中,虽开局比较顺畅,但进程仍是曲折的。一是个别村出现反弹和后退现象。比如有一个贫困村,2014年开始实行农户付费,但后来驻村扶贫工作队进入后,村级收入有所好转,村支两委绷紧的弦有所放松,2017年,竟然停止农户付费,目前镇里正敦促恢复。二是收费与效果不匹配。一些村尽管收了费,但环境卫生成效不如人意,主要原因是村支两委认识不高,按他们的说法;“脱贫工作风急火紧,没时间搞卫生”。同时,村支两委对扶贫工作队的依赖心比较大。三是还有几个村一直没有实行农户付费,主要原因是农户居住太分散,收运成本太高,没人愿意承包收运,因此也存在垃圾处理不规范现象。

针对各类随时可能出现的反常与反弹现象,针对涉及农户实际生活的磕磕碰碰,镇村干部展示出了极强的“站稳桩”的魄力和“不信邪”的担当。一是面对垃圾投放点的矛盾,尽量平衡农户与车主的诉求。比如天马村,有几家农户住在院子中心,收运车进不去,而农户又强烈要求承包司机必须到自家门口收垃圾。从而多次发生激烈争吵,后来,承包司机自愿放弃了承包,村委会只好另行发包。二是面对经费管理的矛盾,要求及时公示帐目。比如农户付费起步当年,雪峰社区居委会收款之后,购买了一些环卫设施和工具,而村级帐务又没及时公布,村民向县纪委举报,经过调查,才消除疑惑和误解。三是面对拖欠费用的矛盾,要求义务对等。如天马村21组有个村民,村委会催缴了三次仍不愿缴费,也没有自行处理垃圾。2020年正月疫情期间,要出远门,需要村部开证明,村主任说:既然你要求村委会履行为你服务的义务,你也必须履行村规民约上你们承诺了的事项和义务。经过再次沟通,该村民终于缴纳了费用。四是面对垃圾混放的矛盾,坚决要求分类。如有一些村民,将病死的禽畜混放在垃圾袋里,认为既然我缴了费,就必须给我运走,村干部只好赶到现场,做说服农户的工作。

为确保垃圾治理工作的持续进行,根据工作量和垃圾量的不同,通过村规民约,各村农户付费的标准、保洁员的工资,以及收运承包费也在适时调整。农户付费标准有的村为每屋每月120元,有的村150元,保洁员每月工资有的村500元,有的1500元,垃圾收运承包费有的村每年24000元,有的村60000元,还有的村根据便利情况,两个村合请一个承包司机。上述标准形成的流程也不同,有的村由承包司机与农户直接商谈,确定标准,然后报村支两委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有的分别召开院落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经大家讨论通过,并形成村规民约。

西河农户付费的启示之二:一个村要想有所作为,要想将一项已经发轫的工作做得善始善终,乡镇一级的宏观指导和调控非常重要,村支两委特别村支书的担当和㓞劲非常重要,如果前怕龙后怕虎,畏手畏脚,遇事退缩,这样就可能歪风邪气盛行,也干不出大事、好事和实事。

三、乡村振兴,是实行农户付费的要义——从“向钱看”到“向前看”

随着农户付费制度的深入普及,西河镇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不断彰显。一是垃圾收转运体系领先全县,该镇每年投入的人居环境整治经费在100万以上,目前已建成镇级垃圾中转站一个,配备垃圾压缩转运车两台,支持建成了废品回收站8家。二是垃圾非正规处理得到遏制和整治。该镇在2020年4月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第三方暗访核实中,获得专家组高度好评。三是村民陋习明显改变。现在村民认为,如果不改变陋习,垃圾越多,需要自己缴款整改的数额越大。西河镇在推行农户付费的同时,大力倡导改变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扔乱倒、乱帖乱画、乱拉乱挂、乱堆乱摆等陋习,倡导文明乡风。四是环境整治争先恐后。涌现出了天马村、双蹄村、湖田村、正中村等诸多环境卫生良好的村落,湖田村和正中村还分别成为县级和市级美丽乡村创建村。

现任西河镇党委书记谢建斌认为:人居环境的好丑,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群众满意的基础。垃圾治理的根本出路在垃圾分类,根本动力在全民参与,根本保证在常态机制。当前,西河镇面对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决心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着力推进垃圾治理新一轮的全民行动。一是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切实降低“运力”。该镇正进一步解决垃圾运量过大问题,认为唯一的出路是垃圾分类,要求农户将垃圾该卖的卖,该沤的沤,力争转运的垃圾减少70%;二是巩固农户付费,适度增加“财力”。既要发动还没有实行农户付费的村协商实行,更要防止农户付费的后退和反弹;三是推行“351”常态机制,形成全民“合力”。即实行农户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每月逢“五”(5号、15号、25号)全民清扫,每“一”月都进行评比。实践证明,凡是每月开展人居环境工作评比的村,环境卫生状况就一定明显好。四是开展示范工程,激发争先动力。在全镇大力开展“十佳村庄、百佳院落、千佳农户”示范创建活动,通过示范带动,早日建成干净、整洁、清爽、漂亮的乡村。

西河农户付费的启示之三:农户付费制度,应当成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民参与的重要举措。但在实施这一举措的同时,一定要严防“钱”的万能作用和垃圾收运承包者的无限责任现象,切实解决好垃圾治理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但愿西河镇再接再厉,使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来源: 新化新闻网

编辑:曾斌初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