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且谈对比且谈联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志伟 编辑:曾维峰 2017-03-09 11:44:49
—分享—

  对比是一种辞格,表示事物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关系,具有鲜明的表达效果。通常将巨细、正反、大小、美丑、善恶、忠奸、真假、贫富、忧乐、哀盛、废兴、俭奢等方面纳为一体,比中自见境界高下。

  昔日茅棚当浊水;今朝华屋对青山。

  这一乔迁联为“昔日对今朝”、“茅棚对华屋”、“浊水对青山”,给人一种鲜明、欣慰的感觉。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侫臣。

  这是杭州西湖岳飞墓墓联,被誉为“千古绝唱”。上联颂扬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下联讽刺卖国害贤的秦桧、张俊等四个奸贼。可以说字数寥寥,笔力千钧。

  琼蕊西开,亭前喜唱清平调;玉颜空死,坡下愁闻长恨歌。

  此为马嵬坡杨贵妃墓墓联,是生与死对比的联语。

  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六朝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

  这是西湖湖心亭联,是贫与富对比之佳构。

  寥廓英雄也;寻常百姓家。

  这为毛主席韶山故居楹联,为雄与朴对比之杰作。

  大节俱在史;小节不须书。

  这是乾陵武则天无字碑碑联。是主与次对比之联语。

  民国初期,军阀横征暴敛,名目繁多,连农民进城挑粪都要交粪捐。四川刘师亮撰联曰:

  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有屁无捐。

  联语古今对比,幽默诙谐,嬉笑怒骂,佳联也。

  史鉴流传真可法;洪恩未报反成仇。

  联语镶嵌史可法,洪承畴(成仇),史可法誓死抗清,威武不屈;洪承畴投降满清,苟且偷生。对联通过两人的对比,颂扬了英勇不屈的精神,批判了卖身求荣的丑类。

  明末苏州大旱,地方官召集和尚道士设坛求雨。有人即撰联加以嘲讽:

  妖道恶僧,三令牌击退风云雷雨;

  贪官污吏,九叩首拜来日月星辰。

  联语指出,妖道恶僧,将令牌击了一下,不但没招来风、云、雷雨,反而把雨都赶走了;贪官污吏,行三拜九叩首的大礼,想求老天下雨,结果呢?是拜得日、月、星、辰都来了,拜来的是无雨的晴天。这里将僧道、官吏的行为与干旱对比,揭露了设坛求雨是胡闹的实质,指出雨不是向天祈求来的,应该想别的办法去找水抗旱。

  清代陆士良,云南人。他小时候,家境贫困,缺吃少穿,亲戚见他家穷,谁都不理他。他刻苦读书,一心想为家里争口气。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陆士良考中了进士,不久就授了官职。这时,过去躲着他的亲戚、朋友纷纷前来送礼。想起自己当官前后,别人对他的态度是两个天地,他感慨万千,贴出一联:

  十载受艰辛,无衣无食,亲不管,戚不管,亲疏戚远,谁肯雪中送炭。

  一朝授官职,有米有钱,你也送,他也送,你喜他欢,都来锦上添花。

  这副对联,陆士良将自己当官前后别人对他的两种态度对比起来,当官前,别人对他不理不睬,任其缺衣缺食,无人雪中送炭;当官后,衣食丰足,别人却反而送礼上门,个个都来锦上添花。从对比中,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丑恶社会现象刻划得入木三分。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志伟

编辑:曾维峰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