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千古绝唱鸿门宴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尹光辉 编辑:曾维峰 2016-09-27 08:51:02
时刻新闻
—分享—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楚怀王派项羽和刘邦率军与秦作战。许诺先进关者为关中王。

  项羽的军队至函谷关,听说刘邦已入关,极为恼怒,加之刘邦左司马曹无伤使人告项羽“沛王欲王关中”等言,项羽更加大怒,决定次日早上攻打刘邦。是时,项羽拥有军队四十万,刘邦只有十万。范增向项羽献策说:刘邦入关后,一反常态,不贪财物,不爱美色,其志不在小,必须赶快消灭他,莫失良机。

  项羽叔父项伯,与张良有旧交,很要好。连夜私至刘邦军营见张良,说知备细,要张良和他一同走,不要做无谓牺牲。张良虽然和项伯是老朋友,但此时的张良早已是刘邦的重要谋臣。项伯与刘邦在张良的心目中,项伯只是过去的朋友而已,项伯现在又是项羽阵营中的人,而刘邦现在则是自己所辅佐其建功立业的君王,与项羽是不同水火的两大阵营。项伯在张良的心目中的份量自然远远不如刘邦。当项伯向张良言明来意时,张良马上以“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意:逃走)去不义,不可不语”为词而进账将事情原委告刘邦,并为刘邦进行了谋划。计谋已定,刘邦方见项伯说:“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之臣不敢背叛也”。且与项伯定为儿女婚姻。项伯深信刘邦的话,一口应承。刘邦的话,虽是谎言,但的确不失为韬晦之计,作为成大事者必须具备这样的素质和斗争策略。项伯连夜回去,将刘邦之言禀告项羽,并说沛公“有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羽同意了。

  次日,刘邦与张良等一行百余人至鸿门。刘邦见项羽说:“臣与将军戳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黄河以北地方),臣战河南(黄河以南地区),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复得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刘邦的这套鸿门陈词,虽然是阳奉阴违、口是心非的谎言,但字里行间却看不出半点虚情假意、言不由衷的破绽。第一句话开头的第一个字自称臣,这个“臣”字用得非常巧妙,既可理解为楚怀王的臣子,也可理解为刘邦向项羽称臣,以满足项羽的权欲,达到遮掩自己的凌云壮志,使项羽放松警觉和防范的目的。第二句话的意思是我和你都是楚国的兄弟部队,以此套近乎,拉近了与项羽的距离。第三句话的意思是我先入关是自己没有想到的,我哪敢抢在将军之前入关啊。这句话言下之意是我的能力比不上将军,以此来吹捧项羽,满足项羽的虚荣心。第四句的意思是有人说我想做关中王,这是小人在挑拨离间,使我和将军之间产生了嫌隙。这句话表白自己没有称王的野心。鸿门陈词可谓是字字在理,句句入情,层层深入,滴水不漏,无懈可击。一席话说得项羽敌意全无,留沛公饮酒。但刘邦的这套鸿门陈词虽然是冠冕堂皇,听起来无懈可击,欺骗得了项羽,却蒙蔽不了项羽的谋臣范增。在范增看来,刘邦是个有雄心壮志想成就大业的人,在此前已劝项羽抓住时机消灭刘邦军队。席间,范增多次向项羽使眼色,并举起身上佩带的玉玦示意三次,暗示项羽除掉刘邦,项羽默然,不予理会。范增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叫项庄舞剑,杀掉刘邦。项伯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即拔剑起舞保护刘邦,使项庄没有杀刘邦的机会。在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张良急召樊哙护主,刘邦乘上厕所之机迅速逃离鸿门而回去。

  张良将项伯之言告刘邦时,刘邦反问张良,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时,张良细言其故,刘邦方才放心。而项伯将刘邦之言告项羽时,项羽却不问原委,如果项羽也像刘邦一样问个为什么,并将范增言刘邦其志不在小的话联系起来认真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不难识破刘邦心怀鬼胎不可告人的目的。从这一点看,刘邦是个善于政治斗争,且具有高超政治经验的老手,在政治上是成熟的,是合格的政治家。而项羽在政治斗争中则不重视政治谋略,没有高超的政治智慧,犯了政治上的幼稚病,不是成熟的政治家。他把刘邦的谎言当成了忠言,没有识破其野心,反而将野心当忠心。和他一起饮酒的刘邦明明是只日后要吃他的狼,却错误地判断为是只驯服的“绵羊”。一场刀光剑影、即将血溅酒桌的鸿门宴,由于刘邦一方是个深谙时局、善于权衡利弊、把握时机、多谋善断、富于远见的政治集团,巧妙运用韬晦之谋而有惊无险。

  鸿门宴还给人以启迪,欲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刘邦在危急关头屈而尊项羽,赢得了项羽的好感,才免遭祸患。而项羽却太拘泥于伦理道德,在历史给予他时机的时候,不善于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除掉刘邦。范增在刘邦逃离后,仰天长叹:“夺项王天下者,必定刘邦也,我等今后都将成为刘邦的俘虏了”。项羽优柔寡断,当断不断,不忍心杀刘邦,结果导致了千古悲剧。

  鸿门宴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司马迁笔下的人物,特别是范增和樊哙,都写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范增是项羽集团的一位智多星,与张良的才华和智慧不相上下,同样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渊博历史知识,对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时局都能洞察秋毫,他从刘邦在山东时是一个贪财好色的酒色之徒到入关后不贪财货,不近美色的表现得出判断,刘邦其志不在小,其目的是夺取天下,劝项羽除掉刘邦,以除后患。席间的几个动作如数次使眼色,举玉玦三次,离席叫项庄舞剑杀掉刘邦以及刘邦走后的甩玉斗和仰天长叹等一系列的动作和表现,都描写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如写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遂入军帐,”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为何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怕,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秋毫不敢有所犯,封闭府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速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这段话的意思是:樊哙用盾牌横着一撞,卫兵倒在地上,撞入军帐,怒目瞪着项王,头发也竖起来了,瞪得眼眶似乎都要裂了。项王按着宝剑半跪半起,问道:“你是干什么的”?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王说:“壮士!赐他一杯酒”。士兵给他斟了一大杯酒,樊哙拜谢,站着一饮而尽。项王说:“给他一只猪脚”。士兵给他的是一只生猪脚。樊哙把盾牌反放在地上,再把猪腿搁在上边。拔出剑来一面割一面吃。项王说:“壮士!还能饮酒吗?”樊哙说:“小臣连死都不怕,一杯酒算得了什么!秦王心如狼虎,杀人唯恐不多,用刑唯恐不重,天下人都反叛他。怀王和诸侯们约定:‘谁先破秦进入咸阳的为关中王’。现在沛公先破秦进入咸阳,东西丝毫不敢占有,封闭好宫室,把军队撤回霸上驻扎,等待大王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出入和发生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不仅没有封侯的奖赏,反而听信小人谗言,要诛杀有功的人。这是在重蹈暴秦的覆辙,我认为大王是不可取的”。项王一时无言以对,只是说:“请坐”!这些生动的描写,把樊哙的剽悍无畏抒写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千古绝唱鸿门宴,为我们认识历史、认识生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启迪。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尹光辉

编辑:曾维峰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