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邹一红:25年母爱柔情为山村孩子撑起一片绿荫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吴斌 张计平 邹佳仪 编辑:曾维峰 2015-01-27 16:18:44
时刻新闻
—分享—

为学生批改作业的邹一红

  新化新闻网讯(通讯员 吴斌 张计平 邹佳仪)新化县水车镇荆竹小学是水车海拔最高的学校。学校共有4名教师,他们中的管理者邹一红是一位辛勤执着的园丁,25年如一日,扎根山村,为山区孩子撑起一片绿荫。

  在她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我在干叶的事业,用小小的绿成全花的美丽、果的沉甸。

  邹一红这样说了,并这样做了。

  荆竹小学在水车的崇山峻岭中,离集镇有10公里路程,离校最远的学生要赶近10里山路到校,目前有学生94名。在这所偏远、校舍相对简陋、海拔最高的小学里,在教师不愿意调来的情况下,可邹一红一干就是10年。之前15年,邹一红同样是在山村小学教书。

  由于学校教职工短缺,他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处理学校其它事情。同事们诙谐地说:他首先是位教师,其次是办公室办事员、安全员、保洁员、护校员,最后才是校长。

  邹一红常说:“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农村孩子,大半是留守儿童,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呵护。”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有个姓邹的同学不小心砸坏了脚拇指,血流不止,邹老师把她领到家里,为她清洗伤口、上药、包扎、换药,直至伤愈;有位姓奉的同学因家庭困难自卑常常沉默寡言,邹老师带她上街买新衣服,鼓励她努力学习,增强自信;还有一位双差生,总喜欢拿别人的铅笔、橡皮、零食,倍受学生歧视,邹老师暗地辅导他,给他讲诚信做人的故事;每遇留守儿童在学校过生日,邹老师总会送上几个煮熟的鸡蛋,或做点好吃的,把孩子叫到家里。

  2010年前后,荆竹小学连续三届主业为县镇先进 。凭借出色的业绩,邹一红完全可以申请到条件好的学校去工作,上级领导也曾多次征求她的意见,她坦然道:“荆竹小学的情况我最熟悉,工作起来比较方便。再者,别人不愿意来,我正好合适”。

  10年前的荆竹小学,只有几排砖瓦房,水不通电不畅。清晨,需到校门口河边的水井里提水饮用;夜晚,在电力不足的昏暗里,有时在昏黄的煤油灯下伏案备课。光阴荏苒,一批批山里娃从这里走向山外,成就事业与未来。如今,学校的办学条件渐渐有了改善,孩子们有了宽敞的教室、吃到了可口的营养午餐。

  邹一红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改善办学条件,让山里孩子享受到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身为校长,他最纠结的是教师紧缺问题。多来一位教师,就为学校增添一份生机与活力,为孩子带来一份福音与快乐。教师调不进来,而留住现任有教师就成了她的工作之一。邹一红往往靠出温情牌挽留他们。同事邹小梅说:“邹校长待我们就像一家人。”

  在邹一红看来,这些是她坚守的信念:要收获花的美丽、果的沉甸,必须用爱心去耕耘。

  采访手记:说实在的,中国的乡村和乡村学校离城市很远,从哪一个角度看都是这样。时代在变,一些东西变得面目全非了,但总有一些东西不会改变很多,或者完好如初。荆竹小学的4位老师以及与他们同样命运的乡村民教师,值得我们关注和感动。他们长年的坚守和坚守后的满足感,能做到其一者不能做到其二。

  荆竹小学的孩子们也辛苦的,除了路远,还有就是图书馆、体育器材的缺失,让他们早早地品味到了人世的差别。与孩子们谈用此事,他们都说,他们做梦都想有一个象样的图书馆和体育场所。

  其实,对于这样小小的梦想,荆竹小学的许多孩子都没能等到,就毕业了。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吴斌 张计平 邹佳仪

编辑:曾维峰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