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化名人缘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鄢吉 编辑:曾维峰 2012-08-27 10:22:18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化,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与秀隽的自然山水资源交相辉映。这里,不但是中华三大始祖之一的蚩尤故里,而且还是“同盟会荟萃之乡”,有谭人凤、方鼎英、曾继梧、曾杰、唐经百、邹序彬、卿衡、李锡畴、高霁等二十几人参与领导过辛亥革命,并历任过少将、中将、上将或相等衔职以上的官爵职务;这里,不但有陈天华、成仿吾、罗盛教等一大批本土精英人物活跃在史册上,而且黄帝、蚩尤、黄巢、宋理宗、顺治、乾隆、蔡锷、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朱镕基等十几位名人伟人曾留迹于此。

  一、黄帝和蚩尤的传说

  相传新化大熊山一带是中华三祖之一、南方部落联盟首领蚩尤的故里,中青年时期的蚩尤长久地生活和战斗于此。大熊山古代遗存的墓碑上载有“葬蚩尤屋场之蝻蛇”,当地陈姓、李姓族谱上亦有“蚩尤屋场”的记载,此外当地还有春姬(蚩尤妻子)坳等地名。这些都能佐证这里就是蚩尤故里。据说,蚩尤以大熊山为核心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势力不断得到发展,乃至北扩至中原,与当地的炎帝、黄帝部落发生冲突,尽管蚩尤首先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最终在涿鹿之战中战败被擒杀。蚩尤部众南逃,黄帝率兵一路穷追不舍,曾一路追至蚩尤部落大本营——大熊山。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南至于江,登湘熊”;在《史记·封禅书》中曰:“南伐至于召陵,登熊山。”康熙宝庆府记载:封禅记黄帝南伐楚于邵陵登熊山即此也。《方舆胜揽》载:昔黄帝登熊山,意即此。

  二、黄巢曾到过吉庆

  公元879年,唐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采用“避实击虚”的流动战术,率领大军南下,攻入岭南,攻克岭南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广州,又分兵占领桂林等地。11月份,黄巢大军分乘数千只竹木大筏,沿湘江匝流南而下,攻克永州、衡州等地,进入新化,准备由此进攻潭州(今长沙)。但在新化县吉庆镇一带受到地主豪强军队的阻击。黄巢大怒,命令军队杀无赦。农民军下午休整于狮子岭下(今新化十二中一带),入晚开始杀人,约定一直杀到天亮鸡叫时才封刀。土地爷爷不忍如此血流成河地屠杀,于是半夜装雄鸡打鸣,提前带动当地雄鸡啼叫,杀人才止。当地就从此叫鸡叫岩(今新化吉庆镇镇政府附近)。无独有偶,双峰县有黄巢山,也传说黄巢曾兵锋到此,这佐证了黄巢的确到过娄底。黄巢后来攻占长安,做了大齐政权的皇帝。可以说,这又是一位到过新化的皇帝了。

  三、宋理宗夜宿辇溪

  宋理宗赵昀本是南宋皇室一个没落的皇族,由于机缘巧合,后来被南宋独揽朝政的宰相史弥远选入宫中,登上帝位。当时南宋分全国为十五路,邵州隶属荆湖南路。理宗赵昀为太子时,曾领邵州防御使衔。公元1225年,理宗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宝庆。将邵州升格为宝庆府,以志纪念。宝庆府、宝庆县之名自此而始,代代相传凡700余年,故宝庆为邵阳的别称。辇溪距新化县城西北三十里,今属游家镇。当年宋理宗从邵州受命回京时,乘舟辇顺资水而下,是夜宿于此,故名。此地昔时为资江河段一重要码头,一度非常繁华,叫辇溪市,路通安化县。

  四、顺治帝曾南巡过坐石乡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明朝总兵牛万才盘踞新化河东一带组织抗清力量,并抢掠新化石马三都,杀戳甚惨,民不耕者百余里。清军与民众愤起剿贼,激战油麻荡(今坐石村)界下,积尸合冢,血流成河。当地至今还留下了粮子山(当兵的叫呷粮子)、死人冲、插旗坳、大吉场(以前叫大战场,民国时立团局于此,改其名为大吉场)……清顺治帝统兵征战至此,见其状之惨,心甚忧郁,惟愿沙场永久清泰,欣然在溪水急流处(今栗山湾)水中巨石上题“石锁黄沙”四字。当地从此叫黄沙村,现在才改名叫坐石乡。

  五、乾隆曾游历过大熊山白溪镇一带

  大熊山十里坪前有三块石碑,镌刻“十里屏开独标清胜,熊山鼎峙半吐精华”的楹联,和“山水清音”匾额。字体遒劲飘逸,雕刻精致细腻,工艺讲究,独具匠心。据说为清代乾隆皇帝挥毫所题。相传酷爱游山玩水的乾隆几次游览大熊山,在贞仙寺、娘娘殿、西泉寺等人文景观处有他流连忘返的足迹;在笔架山、香炉山、马蹄石等自然景观处有他妙趣横生的佳话;在娘娘殿遗址的园形巨石上留有“乾隆三年”字迹。字大二寸见方,环刻花纹,十分精致。一天,乾隆来到十里坪,见这里山光水色如十里画屏,重重山峦,气势恢宏;林间水畔,青松挺拔;云遮雾障,如立山门,诗兴勃发,题下此联。

  乾隆十年间,乾隆皇帝再次私访江南,又途经白溪镇,一行歇宿在村上一家小店。店主不知道眼前的人是当朝天子,只拿出了豆腐招待。席间,乾隆几次细尝品味,越呷越觉鲜嫩,深感自已身为天子,虽呷过无数美味的东西,但这样的豆腐还是第一次呷到,随口便要“再来几盘”。店主又送上三盘,乾隆好不欢喜,在此歇了九宿。临走,他吩咐左右备上匾额,亲笔题写:“走过天下府,白溪好豆腐”,方才离去。

  也因风流皇帝乾隆“五下江南”,多次到过新化县白溪镇圳上镇一带,民间流传着乾隆帝复杂的身世之谜。在新化圳上、白溪一带,至今还流传乾隆帝本是圳上镇陈氏之子的传说,只因因缘巧合,才入宫做了皇帝。

  六、蔡锷将军曾三度到新化

  护国大将军蔡锷与新化渊源颇深,他的革命活动除了得到过曾叔式、谭人凤、苏鹏、戴哲文、曾立三、杨源浚、杨冠陆、曾乾伯、杨培甫等大量新化籍仁人志士的支持外,还曾三次到过新化。早年曾随亲戚在新化县永靖团的福田小学(今属隆回县)读书。第二次是1900年随唐才常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参加自立军起义。起义失败后曾随湖南时务学堂同学戴哲文回到偏僻的新化县洋溪镇苍溪山戴家凼村,受到戴哲文大姐戴常贞的款待。

  1906年,蔡锷从日本回国后,受广西巡抚李经羲之请,担任广西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还兼任随营学堂总理官、广西测绘学堂堂长、广西陆军小学总办等职,事务繁杂,急需助手,他多次函邀戴哲文等前往襄助。戴哲文三兄弟及众多新化人就在蔡锷军中担任要职。1907年9月,戴哲文二哥石泉(哲明)、弟弟石云在解运枪支途中,因劳累中暑而死。不久, 戴哲文因为革命奔走积劳成疾,抱愤而死,时年28岁。蔡锷亲自护送戴哲文兄弟三人遗骸运回湖南,归葬新化县洋溪镇高田祖墓。戴哲文妻子肖妹英,系洋溪小浪村大户人家闺秀,与哲文结婚数年,尚无生育。经蔡锷建议,以大哥戴石渠次子戴思浩(名景山)为戴哲文继子,以戴石渠三子戴恩浩为戴哲明继子。这也是蔡将军第三次到新化了。

  七、红军长征时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王震、萧克等路过新化

  1934年11月19日,贺龙、任弼时、王震、萧克率红二、六军团从桑植县开始长征。红军突破敌人澧水、沅水封锁线后,兵分三路直插湘中。11月27日上午,王震、萧克等率红六军团军团部和16师、17师从安化润溪坪口进入新化,11月28日到达新化县城,军团司令部设县城老屋陈家(今县总工会所在地),并在此留影纪念。29日上午到达锡矿山,司令部移驻锡矿山的宝大兴。12月12日,红二军团4、5、6师9000余人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甘泗淇、李达的率领下也从溆浦进入新化县永靖乡境内,司令部设上团“竹园”(今属奉家镇)。12月14日,进抵水车镇锡溪村,15日,在鸭田村(今属隆回县)与国民党保安司令晏国焘部激战,取得重大胜利。红军进入新化以后,每到一处,都向老百姓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红军宗旨,并审判镇压了一批土豪劣绅和恶霸矿主,打开粮仓赈济饥民。在红军政策和正义行动的感召下,广大人民群众主动为红军带路,安置伤员,赶制军需品,青壮年踊跃参加红军,一些开明地主、民族资本家和工商业者,纷纷捐款捐物,为红军筹备粮款。在新化、锡矿山两地,参加红军的青壮年达2000余人,筹集银元数万元。

  12月5日,红六军团前往溆浦。12月18日,红二军团前往隆回寨市。红军在新化、锡矿山停留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红军精神却一直影响着和教育着新化人民群众

  八、朱镕基两度到过新化

  1911年新化籍社会名宿、湖南著名教育家陈润霖先生从日本留学归来后,为实现工业救国、培养工业技术人才的宏愿,在长沙市创立了湖南私立楚怡工业学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大厂矿企业赞助和政府补贴。抗日战争爆发,长沙极不安全,陈润霖校长为了重点保护楚工,历经千辛万苦,于1938年1月将学校西迁至新化白沙洲,暂居文昌宫等处。随即边教学边建设,先后建成教学楼、实习工厂、学生宿舍、礼堂、教职员工宿舍、矿冶馆等,基本上满足了教学需要。

  1943年12月,朱镕基在广益中学毕业后,于1944年2月就读于新化楚怡中学。朱镕基曾回忆道:我当时在新化办的楚怡工业学校念了高中一年级,时逢长沙会战,长沙沦陷了。随后,国立八中到新化招生,我经考试转学到国立八中。1944年到 1946年,随国立八中从新化、辰溪、泸溪、吉首辗转至永绥(原花垣)念了2年。1946年9月,随着抗日战争胜利,朱镕基作为公费生,从国立八中转学到刚从七星街迁回长沙的省立一中。多年后,他在长沙市楚怡学校百年华诞时给学校发来了贺信,信中他深情地回忆了在楚怡学校就学的经历:“我虽然只在楚怡新化校址就读一个学期,但正逢日本侵略军攻占长沙,面临无家可归之际,国破家亡之感终生难忘。唯愿母校之年轻学友发愤自强,刻苦学习,诚信做人,振兴我中华民族,实有厚望。”由此可以看出,在楚怡,在新化的这段时间的学习与磨练,对朱镕基总理性格的形成和个性的培养,是很有裨益的。这是朱总理第一次到新化。

  第二次是2001年4月9日,日理万机的共和国总理朱镕基带着对革命老区的关怀,故地重游,乘坐的专列从怀化直达新化站。车站广场汇聚了20000多名欢迎的群众,朱总理微笑着向群众频频挥手致意,并不时地双手抱拳向热情的革命老区人民致谢。在车上,朱总理一边听取情况介绍,一边观看县城市容,仍不时向街道旁的群众挥手致意。总理对新化旧城改造工程给予了赞许,高兴地说:“县城改造得好啊!”并深情地说,“我1941年到过新化,这里的老百姓很纯朴。”

  视察县城后,总理本来要会见他的老同学新化三中教师孙书文的,但天不遂人意,在十几天前,孙书文老师就不幸病逝了。于是总理一行就改为视察刚建好不久的新化国家粮食储备库。时任新化县委书记刘佑华、县长谢元龙和粮库主任刘国树向总理作了工作汇报,总理详细询问了粮库的建设和管理情况,并实地察看了库容,满意而风趣地说:“我们的粮库都建成这样我就放心了,中国就不愁没粮食了。”他叮嘱身边的省市县负责同志:“要把粮食管好,民以食为天啊!”

  在新化整整停留一个小时后,朱总理一行离开了新化。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鄢吉

编辑:曾维峰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