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致敬劳动者 ! 袁丸 用双手触摸温度 以智慧守护精度

来源:新化新闻网 作者:钟诗豪 刘俊涛 编辑:曾斌初 2025-05-16 09:41:08
—分享—

新化新闻网讯(记者 钟诗豪 刘俊涛)湖南海螺水泥厂电气自动化维修人员袁丸,从青涩学徒到行业技术中坚,他扎根窑炉一线二十余载,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攻克技术难题,在智能与传统间搭建桥梁,让工匠精神在时代浪潮中熠熠生辉。

1999年,18岁的袁丸进入湖南海螺水泥,成为一名窑炉操作工。师傅带他爬上预热器平台时的一席话,成为他职业生涯的起点。

“刚入行时我的师傅就告诉我,窑体温度差1℃,熟料成分就会偏移0.1%。那时候我就明白,只有精益求精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湖南海螺水泥厂电气自动化维修人员袁丸说。

此后,他每次在窑头一守就是8小时,记录下上千组温度数据,总结出“看火色、听声响、摸振动”的窑炉操作口诀。2015年,公司引进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技术,袁丸主动请缨参与调试。为攻克窑尾结皮难题,他连续半个月吃住在车间,通过分析上万组数据,提出“分段控温+精准喂料”方案,使熟料质量合格率提升至99.8%。

在智能制造浪潮中,袁丸始终坚信“工匠的双手不可替代”。公司DCS系统集成2000多个监测点,为智能巡检设备装上了“电子医生”,故障预警准确率达95%。但袁丸更看重“人机协同”。2024年暴雨夜,DCS系统突发故障,袁丸听到设备振动有细微异常,及时进行精准定位并修复回转窑托轮轴承故障,避免了千万元损失。

平日里,袁丸坚持让新人写生产日志,组织技术比武时他特意设置“蒙眼听声辨故障”环节,培养出一批“既能盯屏幕,又能摸设备”的新匠人。这些方法能让他们快速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在智能中控和现场巡检之间自由切换。在袁丸看来,行业正经历从“人海战术”到“智慧赋能”的蜕变,但精益求精的匠心永不过时。

袁丸特别爱钻研,公司每次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他总是第一个吃透原理,还会主动分享给大家,越来越多的同事也开始以他为榜样。湖南海螺水泥厂电气自动化维修人员刘正权说。

“作为一名电气自动化专业人员,我希望能继续钻研技术,在工作中做好传帮带作用,带领团队共同进步,完成更多创新项目,为企业降本增效。”湖南海螺水泥厂电气自动化维修人员袁丸说。

来源:新化新闻网

作者:钟诗豪 刘俊涛

编辑:曾斌初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