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新闻网讯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会展中心顺义馆开幕,来自全球7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650余家企业及机构参展。本届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总面积12万平方米,聚焦先进制造链、清洁能源链、智能汽车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和绿色农业链六大核心领域,搭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顶级平台。新化红茶作为湖南省首个红茶产业发展集群链受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邀请参加,娄底市贸促会、新化县人民政府、新化县贸促会组织全县8家龙头企业参会并展示展销。
这是新化红茶企业第三次抱团取暖参加北京链博会,持续开拓海内外新市场,新化三大高山产茶区的湘熊茶业、天门香有机茶厂、紫金茶业、渠江薄片茶业、雅寒茶业、国仲茶业、月光茶业、天鹏茶业。新化是湖南红茶的发源地,是万里茶道发源地,首个中国茶寿之乡,目前新化产茶面积已达10.28万亩,茶叶总产值突破15亿元,茶旅综合产值高达24.8亿元,从业人员近11万,形成了大熊山古树茶、天门寒茶、奉家山渠江贡茶三大山头品牌。
新化茶叶始于晋,盛于唐,兴于当代,唐代毛文锡《茶谱》便记载了渠江薄片,宋代开梅山新化茶叶用于边疆茶马互市,明代新化红茶产生,开辟有四块御茶园进贡京师,形成了天下第一茶关苏溪关茶税官厅,1854年广东商人在新化试制工夫红茶,成为湖红的源头,1892年新化大熊山《继善亭序》载:“盖中西通商以来,中国出洋之物多着红茶,熊山茶品最佳……”,1915年新化红茶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湖南省新化茶厂和湖南炉观茶叶科学研究所,生产的红碎茶和工夫红茶畅销欧洲和苏联。新世纪以来,新化红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绿色认证和有机认证茶园达90%以上,成为湖南红茶产业集群先进县。
新化红茶主产于雪峰山脉东南麓和资水之畔,新化地处东南丘陵第二阶梯向云贵高原第三阶梯过渡的地理过渡带、亚热带季风山地气候与高原气候的交会带及汉族、苗族、瑶族、土家族多民族交流的融合带,分布有200余个原生茶树品种,近5万亩古茶山,境内溪流纵横,受南风灌顶和高山台地气候影响,昼夜温差大,茶叶富含茶氨酸、茶黄素、茶多糖,铸就了新化红茶乌润油亮、橙黄透亮、甘甜清爽的品质特征。
本次新化红茶企业为积极拓展北京市场,加大了科研创新和产品创新力度,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健康干净的新化好茶。“这次链博会,我们推出了125g办公简易装、4泡装围炉煮茶以及120g古树红茶装,更加方便白领和年轻人品鉴,包装简易环保,价格实惠,让更多人喝到来自大熊山原始森林的古树红茶。同时我们也推出了茶旅套餐和古茶树认领保护计划,消费者可以全程来湖南大熊山体验民宿休假、茶叶制作、茶园观光,沉浸式感受一杯古树茶的魅力。”来自湖南新化大熊山的返乡创业大学生、湖南湘熊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修鹏介绍道。湖南省渠江薄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明介绍,为了让北京的消费者更加便捷地喝到好茶,我们推出了麦珠红茶和杯装渠江薄片,更加方便办公场景和年轻人饮用。
新化作为万里茶道发源地,北京自古以来便是新化红茶售往东北亚地区和西欧的贸易中转站,借助北京链博会的东风,新化红茶挑担茶叶上北京,再续茶马古道情缘,拓展国际国内新市场,以销促产,实现新化红茶产业健康转型升级,助力山货出山,全面推动新化县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来源:新化新闻网
编辑:曾斌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