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化中国行 | 新化铜匠师傅:千锤万錾显匠心

来源:娄底广播电视报 编辑:曾斌初 2024-05-30 16:03:07
时刻新闻
—分享—

8b8625c35bda642daea25afffb1b349.png

新化县孟公镇离县城30余公里,这里虽比不上县城的繁华,但从建县历经各朝至今,这里却因打铜技艺而扬名一时。

在儿时的记忆中,乡村路上,时不时地传来铜匠晃动手中“响板”(用铜制作的板块,用绳线穿在一起,上下摆动时会发出特殊的响声,代替吆喝声)发出的声音,这是他们行当的特色“吆喝”。那个时候,时光很慢,只要有村民招呼铜匠,大人小孩都会围着看半天,看铜匠们打勺子、打铜锁、在碗底凿字……

△刘治春查看道教法器铜号角的打磨程度是否符合要求

△刘锡芬铺开工具箱生起炉火准备开工

△刘崇升展示上世纪八十年代湖南省个体劳动者协会会员证

△刘崇升保留已有百年传承的模具和用模具制作出来的铜佛帽徽

三个铜匠一台戏

孟公镇太阳村的刘锡芬,1950年出生,15岁时跟着20多岁的彭顺先学了半个月就出师,随后跟哥哥刘锡阶做一、二个月后,就一人游历四方,在湘西花垣、保靖、龙山等地做铜匠十年左右,随后到桑植县又做了十来年。后来田土下放到户,因为农忙时要照顾家里农活,于是回到新化,在新化茅田、水车和隆回等地游走,到了年过六十,只在家里做做加工,没有外出忙活了。

在过去农村集体生产年代,手工业者只要每天向生产队上交提留款后,其它的收入全归自己。1971年,公社企业办向刘锡芬他们发了手工业证,以方便他们在外面经营作业。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要缴纳一元一天提留款的时候,一个月就能赚个一二百块钱,这收入相当不错。后来慢慢地增到一个月能收入千把块,并且那时在外都是吃住在老板家,大多招待不错,餐餐有酒有肉。

孟公镇金泰村刘崇升,1948年出生,16岁左右随人学徒。出师后主要在益阳桃江县、常德等地营生。现在年纪大了,也就只当孟公镇逢墟时,在场上摆摊卖点烟斗、铃铛、手圈、铜号角等自制的手工艺品。

刘崇升还保留着1987年3月17日湖南省个体劳动者协会颁发的会员证,证上他的住址是石敖村,后并入金泰村。据他回忆,当年他们石敖村,大部分家庭都会铜匠手艺,可称得上实打实的“铜匠村”。由于都想外出赚钱,而当时政策只允许一个村外出两人,致使石敖村的上交提留款比别村要高,其他村一月只要30元,石敖村一月要51元。

孟公镇坪砥村刘治春,1947年生,其父刘与谋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在怀化溆浦做了十多年铜匠,1958年回来当大队干部,就没再外出了。刘治春子承父业,十六七岁的他跟着师傅们循着父亲的足迹到怀化溆浦挑担行脚做铜匠。

1967年,刘治春开始自己行走四方,也曾到新化南源、吉庆等地干过,1977年以后在益阳桃江等地行走。1996年在吉首市区摆摊10余年,2011年开始在自己家里干。

孟公镇的铜匠师傅们,当年靠手艺一个人养活一家子,收入稳定,相对富裕,颇受尊重,当时可说是农村人羡慕的职业。

铜匠技艺传承创新

新化的铜匠,行走于各乡村,不同于铁匠。铁匠场所固定,是累活儿,而铜匠却是手工活,讲究个巧字。铜匠师傅的工具一般较精巧,多的是焊接、修补、打磨之类的技术活。有时候,主人家那些积攒下来的废弃铜件,在铜匠手里,做勺子、铜锁、戒指等,雕凿精细纹饰,经过岁月打磨,成为历史经典。

刘崇升就保留着一套传承了百余年的模具,有制作小孩帽徽佛像的、也有制作铃铛的。这些模具历经传承,蕴含着孟公镇一代代铜匠们的心血和灵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孟公镇各位铜匠师傅看来,打造各种铜器,学习、传承、创新一样都不能少。

如今,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铜匠师傅已经难觅身影。七旬老人依然在坚守着这片文化阵地,他能坚持多久,老人自己也不知道。只是每一下锻打,在我们看来漫不经心,却默默地展示着一个师傅积累数十年的功力。

铜匠匠心彰显魅力

在我们的生活中,打造一件铜器,铜匠师傅要淬火、焊接、冷却、敲打,从一件铜片到一件精巧器物,师傅一双粗糙而又灵巧的手,在大家的眼里,倾注的除了功夫,还有时间及精神。

新化县孟公镇历代铜匠师傅们始终坚持用工匠精神坚守传统技艺,铜匠作为新化民间古老的手工技艺,是新化民间独特的文化符号,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一定的作用。

一生一事一匠人,一技一艺一精神。一块铜板,经过铜匠的千锤百炼,手工做出来的每件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每打出的一件铜器,既是对千百年来古人的技艺传承,也诠释着铜匠手作灵魂和可贵的工匠精神,在生活舞台上传递新化传统铜匠的匠心精神,传递着新化千年历史的手工艺文化。

技艺即将成为记忆

在漫长的农耕时期,铜匠师傅们四海为家,流动经营,既给我们童年带来无限回忆,又给村民们生活带来种种便捷。几十年的钻研和琢磨,孟公镇刘锡芬、刘崇升、刘治春等铜匠师傅们的“手艺”都炉火纯青,用铜打制出来的铜器,不仅是一种生活用具,更是一件件收藏品。

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化的发展、生存门道的多样化,孟公镇从事铜匠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从前三分之二的人家都在打铜器,现如今,村里只有四五户人家从事着加工,而且年轻人极少。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措施,寻找民间匠人,重视传承保护,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开展手工艺人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黎明明 杨尚勤 曾斌初 何柳玲)

来源:娄底广播电视报

编辑:曾斌初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