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对于新化红茶来说,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以新化倡导发起的全国首个老年保健协会茶寿健康分会正式成立,新化县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姜世星当选为首届会长。
这个以新化茶寿生活为参考样本,以“健康中国、茶寿共享”为主旨的茶寿健康分会刚一成立,便吸引了茶叶产业、文化旅游、医疗健康、生态环境、体育运动等众多行业专家学者的加入。
一片小茶叶,喝出大健康。新化这片小小茶叶华丽转身背后的密码,都隐藏在新化悠久历史的茶文化、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众多茶人孜孜不倦的茶寿健康事业追求之中。
一缕茶香,飘传千年
新化地处北纬30度附近的“黄金产茶带”,是湖南茶叶千亿产业十强县。新化的产茶历史始于晋,兴于唐宋,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935年,五代毛文锡在《茶谱》中记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
渠江的源头,就位于新化县奉家镇渠江源村。如今,这个偏僻的小村庄正成为茶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核心示范区,是全国30座最美茶园之一和湖南省茶文化主题公园。
今年6月1日,位于该镇的奉嘎山与全国最著名的茶叶之乡云南景迈山、福建武夷山达成“三山共识”,共同致力于“健康中国、茶寿共享”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与奉嘎山遥相呼应的大熊山,是中国三大人文始祖之一的蚩尤的世居地和中国中小叶种茶叶基因库。这里溪涧纵横、古树参天,生态物种丰富多样,古茶园面积超过5万亩,茶树依涯伴水,不种自生。那里的山民,用最原始、古老的方法制作茶叶,以茶代酒,朝夕品饮。
自古以来,在深山之中、溪涧之边,新化的老百姓家家户户、世世代代种茶、采茶、制茶、喝茶。祭祖喝茶、饭前喝茶、以茶待客的饮茶习惯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当地许多村民,甚至把茶当药,身体有小毛小病,就上山摘几把老树茶,煮了、熬了,热乎乎一喝,又活蹦乱跳起来。
此外,在拥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双遗产”农耕宝地——紫鹊界,在地处崇山峻岭之中的天门乡、金凤乡、荣华乡,在广阔的梅山大地上,这样的健康茶寿生活处处蔚然成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品质追求。
上千年的历史沉淀,新化形成了独特的种茶、制茶、饮茶和茶道、茶俗、茶礼、茶歌、茶调等独具地方魅力的茶文化,境内至今遗存有400多处古茶亭和古茶楼,260多个茶铺商号、180多个客栈、40多个茶市及茶歌、茶调、茶联、毛板船、资水滩歌等茶马古道痕迹。
因茶得寿,因寿而茶。因为爱喝茶,这里的老人高龄长寿、精神焕发,五代同堂甚至六代同堂的“茶寿生活”随处可见。据初步统计,目前,新化境内80岁以上的老人有34000多人.90岁以上的老人有4200多人,百岁老人有120多人,其中108岁以上的老人有5位。
一叶好茶,生于自然
新化地处湘中腹地、资水中游、雪峰山东南麓,境内40余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组成宏大山体,横亘湘中,连绵数百里,山高溪多,海拔高差大,山林覆盖广,常年云雾缭绕,气候温和湿润,是丘陵向高原延伸的地理过渡带、海洋气候与高原气候交汇的气候枢纽带和苗、瑶、侗、汉各民族文化会集交流的文化融合带。
地理决定风物独树一帜的“三带”特征,造就了新化红茶的独特个性,以其“条索紧实、蜜香悠长、甘鲜醇爽、橙黄透亮”的鲜明个性与品质特征被世人称赞为中国健康好茶。尤其是红茶主产区大熊山、奉家山和天门山,更是因为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气候生态和富含硒元素的土壤条件,孕育出新化红茶独特的品质。
在这些海拔上千米的深山密林之中生长出的茶叶,是大自然赠予的一份山水厚礼,是梅山先民留下的一份珍贵遗产。在有文字记载新化茶叶的15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茶人呼朋唤友,携妻带子,走进荒山野岭和深山峡谷,依涯伴水而居,烧茅草,开荒山,开辟茶园,种植茶树,让茶叶生生不息扎根在梅山大地这片热土上。
新化红茶频频出彩、出圈、出界。从首个“湖红之源”的创建到首个中国茶寿之乡的创建,从《中国茶寿之乡标准》的起草,到全国首个中国保健协会茶寿分会的发起,市场从全县、全省走向北京、上海、广东、新疆、青海等全国各地,乃至走进俄罗斯、东南亚、非洲等世界各地,新化红茶正一路风生水起,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茶旅融合、茶寿健康的特色发展之路。
2023年,新化产茶面积达到10.28万亩,茶叶总产值突破15亿元,茶旅综合产值达到24.8亿元,从业人员接近11万,数以万计的群众得到实惠,新化红茶的品牌愈发响亮,发展动能更加澎湃。
一种生活,引领新风
中国是茶叶大国,全国有21省1000余个产茶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需求日益增长,一股以追求高品质健康生活的“茶寿生活”新方式正悄然兴起。
作为“湖红之源”的核心产区和“中国茶寿之乡”首创县,近年来,新化县委、县政府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率先在全国掀起“共建健康中国、乐享茶寿生活”新风,聚力把茶区变成景区、茶山变成金山,推动茶叶种植步步为营,茶叶产业节节攀高,茶叶市场欣欣向荣,茶叶品牌蒸蒸日上,促进了茶生产、茶文化、茶旅游、茶休闲、茶养生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了乡村振兴发展“新引擎”。
今年6月1日,在新化县举办的首届茶寿文化节上,以新化牵头发起并以新化“茶寿生活”为参考样本起草的《中国茶寿之乡标准》向全球发布。
作为“中国茶寿之乡”首创县,新化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茶文化历史,以及近年来的不断实践,为共建健康中国、共享茶寿生活提供了最好的样本与示范,为促进人民群众健康长寿、推动中国茶文化事业发展、重塑茶业新生态、赋能乡村振兴贡献了“新化方案”。
“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引领者、共享茶寿生活的倡导者和不断创新推动中国传统茶寿文化的实践者,新成立茶寿健康分会,将致力于在更广泛产茶地区、更广泛领域和更广泛层次普及新化的这种茶寿生活理念,引导更多的群众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感受茶寿事业带来的健康益处,让更多的人了解茶寿、认同茶寿、践行茶寿,让茶寿生活成为新时代健康高品质的象征,让茶寿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助力乡村振兴。”新化县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新当选的首届茶寿健康分会会长姜世星说。
来源:新化新闻网
作者:袁晓晖
编辑:曾斌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