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梅山风情 一见倾“新” ——全省新闻战线青年编辑记者代表探寻新化文旅魅力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编辑:曾斌初 2023-12-11 10:18:42
时刻新闻
—分享—

12月8日晚,新化县上梅镇向东街上热闹的民俗表演。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俊 曾玉玺

12月7日至9日,全省130余名新闻战线青年编辑记者齐聚新化,探寻千年古邑的独特魅力,从青山秀水、人文历史中感受一见倾“新”的梅山风情。

新化是湖湘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岭峻峰奇、洞幽瀑美,田园如画、山水如歌,83个基本类型旅游资源散布于星空之下、云端之间:“世界双遗地”紫鹊界梯田层层叠叠,“亚洲最美地质博物馆”梅山龙宫鬼斧神工,“湖红之源”渠江源水碧山青,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恍若仙境,向东古街弥漫人间烟火……

依托自然禀赋,新化着力实施“旅游立县”战略,按照“全景梅山、全业融合、全民共建、全域共享”发展思路,整合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内涵,推动产旅融合、文旅融合,闯出一条全域旅游发展新路。

蚩尤故里,湘中之巅,青山秀水醉游人

从县城驱车,一路向北,1个多小时就来到了大熊山脚下。

车刚停稳,大家就被悠长深邃的牛角声吸引。走进蚩尤屋场,傩师身着传统巫服、头戴傩面、手持法器、脚迈“七星步”,配以独特的表演,烘托出神秘的氛围。

解说员龚暑燕介绍,大熊山是全国闻名的蚩尤祖山、宗教名山,相传蚩尤曾带领九黎氏族部落生活于此,而巫傩文化与蚩尤有着深厚的渊源。

向上而行,及至半山腰。“千年古刹”熊山古寺掩映于青翠间。大家索性闲坐于千年古银杏树下,就着满地金黄,品茗、交流。稍作小憩,续登至海拔1622米的最高峰九龙峰,朵朵白云触手可及,山峦叠嶂融进了画卷。

大熊山森林覆盖率达93%,有被誉为“物种活化石”的中华银杏王、集中连片的南方红豆杉群、中国最高的马尾松、千年侏儒树群及20多种濒临灭绝的国家级保护树种,一片繁绿之中还栖息着穿山甲、娃娃鱼、红腹锦鸡等珍稀动物。

在盛夏时节,这里成为湘中地区的避暑胜地。呼吸清新空气,听各类虫鸣鸟语,观云海日出,溯溪赏瀑布群。夜晚与三两好友闲聚,抬头便见漫天星斗。

“访‘蚩尤故里’寻根、赏梅山傩戏传奇,于千年古刹静心、登湘中之巅动情。这是我们设计的‘大熊山寻根祭祖之旅’精品旅游线路。”新化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邹喆告诉记者,近年来,新化着力在丰富旅游线路上做文章,设计20余条精品旅游线路,包含梅山龙宫地质奇观之旅、紫鹊界梯田农耕文化之旅、三联峒原始风情体验之旅、渠江源采茶品茗康养之旅等,“游客不论选择哪条线路,都能体验秀水青山的美景。”

“点”上做精品,“线”上做特色,“面”上做品牌。新化立足“全域”配置旅游资源、规划旅游布局、融合产业发展,整合形成自然风光、乡村休闲、红色文化和建筑景观等旅游主线,建成国家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4家,先后跻身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百强县、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

今年前3季度,全县共接待游客8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77亿元,分别增长41%、45%。

老街升腾“烟火气”,一半市井风情,一半历史人文

夜幕降临,古街被漫天花灯点亮,向东街的“夜生活”刚刚开始。

媒公媒婆迈着“惬意”步伐,引领着大红花轿,划旱船、敲锣打鼓的迎亲队伍排成长龙,演绎传统中式婚俗。记者来回穿梭,不停拍摄,记录下满满国潮风。

“新化给我的印象,就一个词——惊艳!惊艳于它的厚重历史,惊艳于它的烟火活力。”衡阳市广播电视台活动中心副主任甘娟娟赞叹。

向东街始建于明朝时期,位于新化老城上梅古镇的资江畔,为新化现存唯一还保存原有市井特色的老街,有弄堂、阁楼、宅院等历史建筑212座,街道以青石板铺就。

古巷深深,蒿子粑、糁子粑、马练王等特色美食,琳琅满目;传承几代的向东街红汤牛肉粉,辣烈浓香,让人酣畅淋漓。走进特色茶馆,围炉煮茶、茗香袅袅,得以体会“人在草木间,浮生半日闲”的自在。慎德堂里,观碑廊、看古董、感受老物件,还可观看民俗表演。

徐徐而行,随心探店。针对年轻人喜爱的“夜游”模式,向东街已悄然“冒出”一系列夜间消费新业态,酒吧、旅拍、乐队演出,为夜经济注入新活力。据了解,这里已入驻商户130余户,年营业收入达到3500万元。

新化充分挖掘当地饮食和民俗特点,以向东街为纽带,将市井风情与人文历史相结合,围绕文化旅游布局业态,形成了以“十荤”“十素”“十饮”为代表的传统美食消费,以梅山武术、新化山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传统民俗文化消费,以手工、打卡、直播、夜市等新业态为代表的时尚消费,构建“可赏、可玩、可口、可品”的融合发展体系,带动文旅消费升级。

12月4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首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向东街成功入选。

“紫鹊”携手“渠江”,云端绘就茶旅“丰”景

从娄怀高速紫鹊界互通口,沿着精心设计的“彩虹”公路,循着盘旋山势上行,“彩虹”尽头,便是紫鹊界梯田景区。

紫鹊界丰收美景

冬日的紫鹊界,云蒸雾霭,月牙山、瑶人冲、丫髻寨,展现着多姿多彩的梯田美景,小如碟、大如盆、长如带、弯如月,农家小屋、清澈溪流、赶牛老人点缀其中。

“不仅能欣赏美景,还能现场体验传统农耕稻作文化。”湖南卫视记者何景昆徜徉于梯田之间,不错过每一个最佳拍摄点,“要让更多人欣赏紫鹊界美景、感受新化魅力。”

紫鹊界梯田始于先秦、盛于宋明,8万亩梯田层叠400余级,最高处海拔达1558米,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前不久,“紫鹊界梯田对话世界”——农耕文化交流互鉴大会在新化举办,发布《梯田保护与发展共识》(紫鹊界共识),再一次把紫鹊界梯田推向了世界。

穿过紫鹊界,抵达有“湖红之源”美誉的奉家镇渠江源村。这里峰峦林列、云山雾海、溪多林茂,气候温和湿润,是新化红茶的核心产地,“以茶养寿、以茶养生”盛行,形成独特茶寿文化。

“奶奶,您多大年纪了?”

“你猜猜看,我过100岁哒,很快就101岁嘞!”

漫步村内,面对记者的“长枪短炮”,刘海容老人满脸笑容。今年,新化获“中国茶寿之乡”首创县称号,渠江源便是“茶寿之乡”名片所在地,当地有百岁老人15位、鲐背老人126位。

依托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项目,新化将紫鹊界与渠江源等区域联合开发,打造紫鹊界“茶旅文”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覆盖奉家镇、水车镇、文田镇等3个乡镇19个村。以紫鹊界的旅游资源促进红茶产业发展,依托红茶产业衍生的采摘体验、康养小镇、茶园观光等,形成更丰富的旅游业态。

高山梯田、高山茶园,共同描绘产业发展最美曲线。示范区去年实现茶旅文产值13.88亿元,带动4223户15128人发展产业实现增收;今年茶旅文综合产值可望达到15.5亿元以上,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到10.5%以上。

(原载《湖南日报》2023年12月11日05版)

责编:龚雅丽

一审:龚雅丽

二审:周俊

三审:熊小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编辑:曾斌初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