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梅山人物|陈润霖:东方的曙光,空谷的足音

来源:新化新闻网 作者:曾晨辉 编辑:袁晓晖 2020-10-29 10:35:35
时刻新闻
—分享—

29381f30e924b8990ad735926e061d950b7bf6b5.jpg

如果说陈天华敢为天下先,蹈海来唤醒国人,那陈润霖几十年苦心经营楚怡高级工业学校却更需要坚韧不拔之意志。陈天华与陈润霖是新化实验堂学校的同班同学,毕业后,像两枝响箭,射向当时风云变幻的时代。有人说,湖南人会打仗,也会读书。在陈润霖身上,是否又有一说,湖南人办教育也引领潮流?

我猜想,陈润霖在准备办楚工时,心头一定是隐着百万雄兵。当然,这百万雄兵便是一代代的学子。他是有备而来的。从一九一四年建楚怡学校起,到五十年代终,这四十年,无数学子从这里走入社会,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当时建的三个学科:机械、土木、矿冶,仿佛上天对中国现代工业文明的恩赐,作用无法估量。后来中南矿冶学院的一部分,以及湖南大学土木专业,都与此息息相关。

说得确切点,楚怡高级工业学校培养的是实用技术方面人才,学子们毕业之后,马上可以运用所学,为国家效力。他们涉及的领域太广阔了,飞机制造,钢铁生产,各种重型机械的制造,等等,凡与工业有关的,都有。有一种说法,文科生去搞政治,理科生去弄科技。也未必啊,比方从楚工走出去的学子朱镕基,后来成了共和国的总理,为天下苍生服务,至今老百姓还在传诵他。一九九九年,朱总理来新化视察,本想去看楚工旧址的,却因那时沒修复,破旧不堪,未成。民间还有种说法,总理还记得新化十字街的油炸粑、杯子糕。

u=962263631,2105825549&fm=26&gp=0.jpg

走进楚怡高级工业学校的旧址,我立即安静下来。此间流溢着一种气韵,隐约可见。我能感到当时学子们坐在课堂上的如饥似渴。楚工从长沙迁到新化时,是一九三八年。那时,中华民族已近亡国之象。学子们都是热血青年啊,他们恨不得立马学业有成,去制造先进武器,打败日本侵略者。楚工在新化八年,经历了抗日战争,学子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如何过来的,如何卧薪尝胆完成学业,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陈润霖,作为校长,他乃精神标杆,像一盏明灯,照亮他的学生们。一所好的学校,与校长生死相依。这大约是宿命所致,正如北大有胡适,人民大学有成仿吾,而楚工有陈润霖。上天将他们降下来,为中华兴而来。教育乃兴邦之根!

关于陈润霖教育兴邦,他在一九一九年,创办了健学会。当有人攻击陈润霖及健学会时,激扬文字的毛泽东对此大加赞赏。当时,《湘江评论》刚刚创刊,创刊号已经编好付印。但毛泽东特立独行,借《湘江评论》的影响,为健学会增加了一期《临时增刊》。毛泽东专门撰写了《健学会之成立及进行》。文中有一句话如闪电惊雷:东方的曙光,空谷的足音。一九五六年,湖南一师举行纪念陈润霖逝世十周年座谈会,毛泽东为之题词:纪念陈校长夙荒先生一一一一东方的曙光,空谷的足音。

教育真乃民族的曙光啊!五四新文化运动,说到底,便是一场教育运动。新与旧,愚昩与科学,专制与民主,展开了殊死搏斗。而陈润霖,正好在五四新文化运动那一年,创办了楚怡学校。他是中国现代教育之急先锋,新化人骨子里的顽硬,应时代而生。如果将当时的楚怡比做一棵小树苗,后来,它的青枝绿叶,它的气息,在中国的现代工业体系中奔腾不息。

在楚怡高级工业学校旧址里面,那些老照片,总让我泪目。百年前,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陈润霖建起了楚怡。这应该是他一生一世的梦想。他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新化人也许血脉里就含着执拗,决定了,就走到地老天荒。陈天华猛回头,大海江河,仍旧有它的狮子吼;成仿吾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创造社,至今在文学史上闪耀;而陈润霖,他仿佛夸父追日,倒在漫漫征途上。

一九四六年,陈润霖倒在旅途中,为教育殉职。学子们将他葬于楚高。在楚怡高级工业学校旧址里面,陈润霖先生栖息灵魂的地方,很安静。花草,四周自由绽放,小鸟们飞来飞去。陈先生累了,此处可养精神。


来源:新化新闻网

作者:曾晨辉

编辑:袁晓晖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