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张十三年前的缴费单

来源:新化新闻网 作者:王姣兰 编辑:曾斌初 2020-04-16 21:12:13
—分享—

db0869c0e0347e34679a166de9c9a04.jpg

周末在家,偶然翻出一张2007年的学杂费缴费单,那一年我读初三。这张历经时光洗礼薄至透明的缴费单,勾起我无限往事。

小时候家贫,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从不在外务工,只懂得按照节气春种秋收,外加养两头猪、一头牛,农闲时父亲挑着担子去集市上补鞋。就这样,把我们姐妹三人拉扯大并供我们读书。地里长不出金子,辛辛苦苦一年,到年底一算,还是入不敷出。直到我读高中时,家里才添置了第一台电视机,每个人才有了自己的洗脸毛巾。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姐妹一边读书,一边想办法帮家里减轻负担。我负责放牛,早晨天刚蒙蒙亮,把牛牵到山上去吃草,等到有背着书包的学生走在乡间路上了,就赶紧把牛牵回来关好,自己再匆匆扒一碗饭去学校上课;下午下了课,回到家放下书包,带上镰刀牵牛上山,边看着牛边割草,天摸黑时回家,割回来的草晚上给牛加餐,这样牛才长膘。现在流行让小朋友养宠物,给宠物喂食,从小培养爱心和耐心,这样看,我小时候的宠物就是大黄牛和水牛。姐姐早起拔猪草剁猪草,给我们做好饭再去学校,妹妹打扫卫生。小时候附近的煤矿很热闹,煤矿家属区居住了很多人,地里的菜种多了吃不完,我们就轮流把菜挑到煤矿家属区去卖,一个早晨也能卖个十来块钱。有时候卖菜遇到学校老师来买菜,老师会叮嘱早点卖完回家,上课不要迟到,然后把菜买走。

饶是如此,对身体不好的父母而言,供三个孩子读书还是负担太重了。缴费单上168.5元的数字,现在来看,不过一顿饭钱,可是那时候只能等到家里卖了肥猪才能够补上学费。最终姐姐和妹妹被迫中断了学业,外出打工帮衬家里,供我求学。对此,我始终心怀愧疚和感恩之心,前行路上不敢放弃努力。

现在,我已经参加工作,下乡扶贫时看到一些贫困户的孩子读书能够享受到各项政策,不用花钱,由衷为他们高兴,也为国家如此重视脱贫、重视农民感到自豪,我们的社会越来越进步,国力越来越强盛,现在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

可是我也常常感叹,如果我们小时候也有今天这样的政策该多好啊,那样成绩优异的姐姐和妹妹也可以进入大学校园去获取更多知识,获得更多的人生可能性。然而,时光已经不可追回,如今我们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只能向前看,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好,让他们去到更广阔的天空,有更美好的未来。


来源:新化新闻网

作者:王姣兰

编辑:曾斌初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