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坪镇烟竹村曹文尧,今年62岁,是村里为数不多的高中生、第一届农机员,会开拖拉机,在村民眼里是知识分子和高技术人才。上世纪70年代开始,做过粮食加工厂加工员等工作,但最后却选择了做 “头”等大事、玩 “顶”上功夫——剃头,成为乡村“最后”的剃头匠。
  • 春夏之时,是散客生意最红火的季节。新生的小孩要剃胎发、老人们蓄了一冬的头发也要好好修剪修剪。这个时候,曹文尧每天凌晨4点半起床,弄点吃的填饱肚子,5点半从家里出发,每天走上30公里路,走走停停、洗洗剪剪上10多个小时,天黑了才能到家。
  • 传统理发店可以提供理发、剃须、刮脸等全套服务,这是潮流美发店没有的,田坪镇因经济发展,也有各种潮流美发店理,但其操作风格也不适合农村中老年人,所以上门到曹文尧处理发的人也很多。他吃完饭准备出门,这不,就来人剃头发了。
  • 因为手艺精湛,曹文尧收过两个徒弟。为了能把徒弟留在身边,他还特意请木匠精心做了个实木工具箱送给大徒弟,希望徒弟跟着自己好好学手艺。但最终,两个徒弟都陆续离开了他,各自发展去了。图为曹文尧在收拾工具准备开始一天的行程。
  • 对于曹文尧来说,每次出门,都像是一次短暂的旅行。路上的花花草草、邻里的家长里短、老人的絮絮叨叨,小孩的唧唧喳喳,都成为了他“旅行”中最好的风景。图为曹文尧在为五保老人免费剃头。
  • 两年前,为了把剃头生意做得更大,曹文尧在白岩赶集场里设了便民服务点。每个赶集日,曹文尧都会早早赶到服务点,烧上开水,摆开简单的工具,三条凳子整齐排开。曹文尧这个剃头便民点看上去更像一个拱赶集人休息的地方。
  • 传统理发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学好它既费时又费力,很多年轻人都吃不了这个苦。特别是帮上了年纪的老人剃头,难度更大。
  • 几十年前的剃头铺子,早已在市民的记忆中淡出。而曹文尧却一直在村里坚守着渐行渐远的老行当,被人戏称为“乡村最后的剃头匠”,慢慢的就成了别人眼中有岁月的“故事”。
  • 曹文尧剃个头只收五块钱,甚至会免费为困难户、残疾人剃头。“这么多年,多亏了乔老爷,每次都在床边给我剃头,要是没有他,我就麻烦了。”在福星村,曹文尧有个瘫痪在床多年的熟客,每次上门剃头,曹文尧都得弯着腰、用一只手托着他的头,慢慢剃,特别用心。
  • 附近的村民都希望曹文尧给自己的宝宝剃第一次头发,理过这么多年发的曹文尧粗略算了算,自己每年大概会给40多个娃娃剃胎发,当年他剃胎发的小孩,现在也当爸爸了,孩子的胎发同样也曹文尧剃的。
  • 和现在时髦的理发店不一样,让曹文尧理发,还能享受到老底子修脸刮胡的手艺。这位村民就是特意过来让他修脸刮面的。只见曹文尧给他先来条热毛巾敷个脸,然后用软毛刷刷上肥皂泡,再握着剃刀的手轻轻划过,所到之处光洁溜溜。
  • “乔巴爷爷,你来了啊!”一个20岁的小姑娘看到曹文尧后,跑了过来和他热情地寒暄着,一边等着让曹文尧剪头发。有时候,这个便民服务点也会不时跳进来一两个年轻人,笑声便在这个简陋的便民点四散荡漾开来。
  • 天色渐暗,曹文尧开始收拾工具,走在田埂上,准备回家,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回家的路开始显得有些漫长起来。“我总有走不动的一天,等我走不动的时候,谁还会给乡亲们上门剃头啊?”走在路上,曹文尧喃喃道……
  • 人生故事,精彩传奇。关注新化,关注你我;每个人都是自己历史的撰写者;无论你是轰轰烈烈,还是默默无闻;走过的岁月,就是一段精彩的人生故事;新化人的一天,讲述新化人的平安喜乐!
1
/
6

田坪镇烟竹村曹文尧,今年62岁,是村里为数不多的高中生、第一届农机员,会开拖拉机,在村民眼里是知识分子和高技术人才。上世纪70年代开始,做过粮食加工厂加工员等工作,但最后却选择了做 “头”等大事、玩 “顶”上功夫——剃头,成为乡村“最后”的剃头匠。

新化人的一天 | 曹文尧:乡村“最后”的剃头匠

红网出品 2018-11-13 16:27:34

当前位置:

新化人的一天 | 曹文尧:乡村“最后”的剃头匠

来源:新化新闻网 作者:伍荟双 黎明明 康动风 编辑:曾斌初 2018-11-13 16:27:34
时刻新闻
—分享—

田坪镇烟竹村曹文尧,今年62岁,是村里为数不多的高中生、第一届农机员,会开拖拉机,在村民眼里是知识分子和高技术人才。上世纪70年代开始,做过粮食加工厂加工员等工作,但最后却选择了做 “头”等大事、玩 “顶”上功夫——剃头,成为乡村“最后”的剃头匠。

1
/
6

田坪镇烟竹村曹文尧,今年62岁,是村里为数不多的高中生、第一届农机员,会开拖拉机,在村民眼里是知识分子和高技术人才。上世纪70年代开始,做过粮食加工厂加工员等工作,但最后却选择了做 “头”等大事、玩 “顶”上功夫——剃头,成为乡村“最后”的剃头匠。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