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现场

道德模范邹放民

道德模范彭育晚

道德模范罗崇实
新化新闻网讯 (通讯员 邹静如 颜朝阳) 3月19日,全市宣传部长会议召开,会上表彰了第四届娄底市道德模范。新化县有4人当选第四届娄底市道德模范,2人获道德模范提名奖。其中原新化县水车镇柳白村卫生室医生郑太红获道德模范特别奖,新化县洋溪镇联星仿古豆腐厂厂长邹放民获诚实守信模范,新化县吉庆镇油溪桥村支书彭育晚获敬业奉献模范,新化县奉家镇茶坪村村民罗崇实获孝老爱亲模范,新化县社区志愿者协会会长李霞、新化县邮政分公司沙江支局投递员陈特余等2人获道德模范提名奖。
郑太红:男,新化县水车镇柳白村人。2004年8月担任新化县水车镇柳白村卫生室医生。2017年5月30日,郑太红同志因医务工作长期劳累,在接诊完病人返家后因心脏骤停,享年43岁。
他爱岗敬业,工作扎实。13年如一日,走村串户,用医术服务乡亲,为贫困户看病只收基本药费、不收诊费,即使没钱,也先看病救人。一个赊账帐本里面125笔欠账,时间跨度有十来年,金额累计达127869元,这125个欠账名字,都是村里和周边的贫困户。从医13年来,以救治病人为己任,急病人之所急,热心服务村民,敬终如始,赢得了广大村民群众的钦佩和爱戴。郑太红去世后,多家新闻媒体对其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好评如潮。
邹放民:男,1972年9月生,新化县洋溪镇联星村村民,洋溪联星仿古豆腐厂厂长。是一位身患脚疾的残疾人,在县城和联星村办起了两家豆制品厂和一家黄牛养殖场,联合开设经营网点226个,开创工农商贸一体经营循环经济新模式,出现了年产值500万元,惠及百里千家的诚信善举。
邹放民本着诚信经营、利益共享、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其所生产的豆制品成了周边各县市的抢手好货。在冰封大地,一菜难求的严寒时节,当有人涨价欲取暴利之时,他却坚守保质增产不涨价的信誉,明确告诉联营商家,凡涨价坑人的,以后别再进我厂的货,此规一出,各地连锁商家原价现卖,进而保证了居民的稳定生活与市场的稳定供给。邹放民在豆制品生产中掌握了大豆的产浆规律。在大豆产浆的低谷时段,加量而不加价,薄利经销,赢得了四方客商的称道。他开办养牛场,与农民兄弟结盟联营,用三言两语的口头协议,垫资将小牛分给山区农民放养,养大后再以市场价回收,保证了山区贫困农民稳定的经济收入,并为联营的屠宰户保证了源源不断的销售货源,有效地保障了合作者的生意和生计,从而稳定了本地的牛肉市场。
彭育晚:男,1974年4月生,新化县吉庆镇油溪桥村党支部书记。9年前,他放弃在外发财的机会,回村担任村支书,他通过抓党建,抓村民自治,抓文明创建来助推该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是我省名符其实的村民自治第一村。他坚持资源共享,共同致富的发展目标,先后创造了“五统一”“五个有”“一传二帮三带”等建设模式,全村开发经果林2200余亩,稻田养鱼、甲鱼养殖共300余亩,实现了该村家家户户有产业的美好愿景,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08年的不足800元提高到现在8500元,村集体收入逐年翻倍增长。本人被省委组织部聘请为国贫省国贫县村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助推脱贫攻坚授课师,荣获“中国好人”、“全省最美扶贫人物”等荣誉10余项。他撰写基层工作心得体会60余万字,完成试点示范项目20余项,其治村经验和模式在省市被全面推广。
罗崇实:男, 62岁,新化县奉家镇茶坪村人。他有一个姐姐, 4个弟弟和1个妹妹。40年前,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年轻的罗崇实挑起了家庭重担。1999年,两个弟弟死于矿难,留下4个侄儿,大的10岁,小的4岁,他一人承担起侄儿们的生活和就学,一直负担到18岁;2000年,改嫁的母亲病倒瘫痪,他又把母亲接回家悉心照料;2013年弟媳患乳腺癌去世,弟中风半边瘫痪,他又把弟一家接回抚养。他那不为命运所屈、不被困难吓倒的韧性精神和善良的品德赢得了群众赞赏。他荣获2016年“湖南好人”荣誉称号。
编辑:曾维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