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化家风故事|无言的身教

作者:伍实强 编辑:曾维峰 2017-07-05 15:30:50
时刻新闻
—分享—

  父亲家境贫寒,爷爷病逝,奶奶逃荒,父亲十二三岁就从师学艺织簾子。苦难的家史中,最黒暗的章节是父亲从未进过学堂,这让他呷了一辈子哑巴亏。解放后,父亲积极投身农业合作化运动,参加过青年互助组、社办工厂。1958年,全国开展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父亲因此从集体手工业者正式成为国营产业工人。

  父亲通情达理,深明大义。因为没读过书,所以更懂得读书的重要和意义。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父亲为送我复习考大学,工作之余,还跑到资江码头上,偷偷摸摸担沙子赚钱。他认准一个道理:自己呷了亏,决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受二遍苦、遭二遍罪。他一生劳苦无怨无悔,唯一的荣耀是我考上了大学。大学三年,父亲给我的来信字迹都不一样,我知道,父亲是个文盲,斗大的字认不了一担,所有的来信都是请人代写。即便如此,父亲每封信都嘱咐我:注意身体,好好学习,将来更好地回报社会。

  父亲为人忠厚,乐善好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的朋友——当年大学的同班同学,家庭困难,没有生活费,父亲慷慨解囊拿出20块钱帮助人家。要知道,那时节的20块钱,是他辛苦劳作半个月的薪酬,是自己从牙缝里节省出来的。1988年10月,父亲光荣退休,在老家的日子里,他更是与邻为善,助人为乐。有一年,我们父子几个人在家里干活,中途有邻居来家里借藕煤机,要做藕煤用。不巧,家的藕煤机被表姐夫借去了,没有归还,邻居只好悻悻而去。不久,父亲放下手中的活悄然离去,一个多小时之后,父亲回来了,我问他干么来,他说到表姐夫家为人家拿藕煤机来。表姐夫住隔壁村,相距四五里,没想到,60多岁的父亲,为了邻居一句话,来回走近十里路,就为替人家行过方便。这事现在想来,依然让我感动,老实说,这件事要是摊在我身上,我可能一句实话就推辞了。

  父亲无言的身教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学会了如何尽已所能,做一个好人。十多年前,我陪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在水车镇紫鹊界景区拍专题片,有天下午我们准备转战奉家镇桃花源,于是我陪司机下山到镇里拿行李。当时天快黑了,车到山脚的时候,我看到路边有个十八九岁的后生坐在石头上休息。等我们拿好行李再上山时,见那后生一个人沿公路往上走。我立即叫停司机,问后生去哪,他说去奉家镇。我说上车吧,我们一起去奉家。他当时将信将疑,听我细说后才满心欢喜地上车。原来他家住奉家镇,是在娄底读中专的学生,那天回家,只赶上了下午从新化到水车镇的班车。那时候车很少,身上又没了钱,他坐在路边休息了一会,打定主意准备连夜走路回家。我们听着都吓了一跳,紫鹊界山脚到奉家镇,有40多公里山路,镇里到他家还有五六里路,凭他有气无力地走,想必一定会走到第二天天亮。我们一起在山上的农家乐吃了晚饭,然后驱车赶到奉家镇,待我与镇里领导做了对接,安顿好记者们之后,又请司机一起将他送到家里,让后生的父母很是感动。这件事是我的得意之作,可谓得到父亲的真传。不过有时候,父亲因为没读书也闹出过笑话。记得从2012年开始,我每年与单位年轻的兄弟们一起参与无偿献血,这事不知怎么传到了父亲的耳朵里,他心痛自己的儿子了,亲自打电话给我,说千万得注意身体,不要献血,要做好事,尽自己的能力,为人家捐献几百块钱好了。老人家虽然明白,无偿献血救死扶伤是无私奉献功德无量;但他不清楚,无偿献血还能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身心健康。

  如今,父亲八十一岁了,也许是吃亏得福,他知足常乐,越活越有幸福感。因为未读书,他历经了苦难;也因为他无言的身教,儿子们在幸福的岸上茁壮成长,而孙子女们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作者:伍实强

编辑:曾维峰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