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是个村庄
新化水车的紫鹊界下
它有很多木楼
也冒出许多洋楼
新老交替着
是自然更换
更是脱贫攻坚后引爆的井喷
一位曾经在这里挥洒过辛勤汗水
留足过叮嘱鼓励
踏遍过每条青石板的党的省部级干部
再次来到这里
和她的乡亲们深情拥抱
手紧握着手
已经不知道是谁与谁的手
温馨的话语回荡在山乡四野
无需区分是古老的新化土话还是亲和的普通话
有那么一个不长的时间
相守几无一言
只有相互的眼神
暖暖的交互到各自的心坎里
在自然中回味曾有的倾怀
在憧憬中期望今后的美好
我叫罗教思
一位老党员在楼下村党组织生活会上要求发言
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
我今年六十二岁
哦,不是的,我今年七十二岁
也不是的,罗爹,您今年八十二啦
是的,我今年八十二
我的党龄是六十二
老人有点自嘲
但顿一顿后继续沉稳开讲
今天这个会是楼下村“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
专题组织生活会
这样的会要经常开
过去我们那个时代
党员政治生活是头等大事
组织生活很常态很经常很讲规矩
有个同志连续三次没有参加组织生活
就被组织除名了
那时真是好严好自觉的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没有坚持得好
甚至没有开展过
楼下村也不例外
现在好的风气又吹回来了
好的做法又重新开始了
我们老同志老党员很高兴啊
一定要坚持
一定要经常
一定要真实
就像今天这样要洗洗澡红红脸咯
大家面对老人的这番话
长久自斟
由是自酌
大半个世纪过去
老人对党的忠诚情怀从未改变
对组织生活的标准从未懈怠
对党的基本理论和纪律要求从未忘记
当老人庄重讲完
热切的掌声会心的微笑
汇成鲜活的清流
与楼下田间的那条溪水
一起唱响党群同心的欢歌
流向春华秋实
我叫罗教思
今年六十二
是的
他可以忘记自己生命的年轮
但他永远都不会忘记他鲜艳的党龄
他可以饱经岁月的侵蚀
但他绝对不会接受不良思潮的侵蚀
人生悠悠
人情冷暖
爱党护党管党的志向
永不更改
作者:袁送荣
编辑:曾维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