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刘用山:大山深处坚守者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尚勤 杨亲福 编辑:曾维峰 2017-01-13 17:44:20
—分享—

  新化新闻网讯(记者 杨尚勤 通讯员 杨亲福)1月6日,对于新化县奉家镇大山深处大桥小学的坚守者刘用山老师来说,是他终生不会忘记的一天。这一天,他被动地参加了中心学校传达中小学职称评定工作的会议,让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文件规定,这次评定中小学职称,不再区分中学和小学,统称为“一级”和“高级”,高级教师相当于副教授。奉家镇的奉家学区有三个固定高级教师指标,对着量化评分细节打分,得分第一、二名者,各获一个固定高级教师指标,三、四名占一个指标,写好材料后交上级评定。刘用山得分第二名,公布分数后,他连连说:“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我做梦都没有想到!党和政府真好,真好,真好!”

  刘用山今年54岁,在深山小学坚守了整整38年。他回忆:“哪里最艰苦,没有人去,领导就让我去,我就会去。因为我是本地教师,让奉家镇的教育事业兴旺发达,就是我的中国梦。今天的奉家镇,大桥小学的教学楼最破难,进校的路是泥巴路,我就坚守在大桥小学,已经整整10年!”日前,记者跟着刘用山采访了大桥小学。进校的路上铺满了烟渣,刘用山介绍:“我铺上这些煤渣,是为了防滑。为了奉家镇的绿色崛起,我烧煤,不烧柴,煤都是自己担进学校里的。”教学楼是“厂”字形的木房子,主体有些向一个方向倾斜,但因为是“厂”结构,并不给人就要倾倒的感觉;墙壁墨黑,窗户上封满尼龙薄膜,俨然废弃的农家旧板房,惟有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和朗朗的读书声,给人一种充满生气的感觉。这是一所办一、二、三、四年级共两个复式班的小学,如今有两位老师。

  教室在楼上。为什么教室放楼上?刘用山边走边介绍:“因为地楼板全烂了,墙壁裂缝太宽,无法用纸条或木条塞满的原因。”但楼下有间统房,摆了几个煤炉子,刘用山介绍:“下雪天,我就会赶早把煤火生好,让学生课间休息烤火。”教室的窗户,因为框子腐败,加上变形,不能安装玻璃窗面全部订上了尼龙薄膜,因为狂风猛烈,好几张尼龙薄膜被风鼓破了。走进教室,尽管外面没有下雪,地上也没有结冰,还是给人一种凉飕飕的感觉!刘用山沉重地反问记者:“我作为本地老师不坚守这样的学校,行吗?”记者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回忆过去孤独坚守深山小学的岁月,刘用山刻骨铭心的是带病坚守讲台。他回忆说:“记得我在茶坪小学教书的2008年上学期,患上胃炎,无法站着上完一节课,医生建议我住院治疗,我怎么可能呢?一个复式班一个老师,校友无法给我代课,又请不到能够给我代课的老师。要知道,就是大学教授,也不一定能胜任复式教学,真的!我别无选择,只好让妻子来学校照顾我,我坐着上课。我坐着上课整整坚持了三个星期。那是我最痛苦的坚守。”这样的坚守,这样坚守的老师,无论是纸质媒体还是网络媒体,至今找不到片言只语!因何?刘用山说:“我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我的责任和良心。”

  刘用山的“责任”和“良心”,在当地家长的心里筑起了丰碑:“刘用山老师是好老师!”如今,别的山村小学的学生数越来越少,可刘用山的学生却越来越多,2016年下学期,他的复式班多达53人。不仅如此,特岗教师也慕名而来,选择大桥小学他的班级搞实习,2016年下学期,他就带了一位实习生。刘用山说:“带实习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向年轻人学到很多东西,不致于让自己的知识老化。这一期,实习生让我用智能手机代替了老年手机,我也学会了用电脑。”

  刘用山领取高级教师申报表时,禁不住流出了眼泪,口中喃喃:“党和政府真的重视教育,太关心我们这些边远贫困深山的小学老师了。当上高级教师后,我不会满足,要为振兴奉家镇的教育事业立新功。”对待记者的采访,刘用山反复说:“不要宣扬我,但可替我借舆论的力量呼吁地方领导重视改造大桥小学危房。这不是我个人意愿,而是全体大桥农民的强烈要求。”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尚勤 杨亲福

编辑:曾维峰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