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陈腊梅:摇曳深山的烛光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袁晓晖 编辑:曾维峰 2016-04-19 12:12:44
时刻新闻
—分享—

副标题:琅塘镇中心学校教师陈腊梅先进事迹

  

      三次大型手术,四次癌症化疗,无数次晕倒、昏迷,但她始终身站讲台,挺拔如松,心静如水,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成长!

  一出病房,就进教室;一下手术台,就上讲台。她与死神共舞,用生命歌唱,谱写了一曲乡村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感人乐章!

  她就是湖南省新化县琅塘中心学校的普通教师陈腊梅。

  “我真的很平凡,之所以29年我一直扎根山区,就是因为我从小就有一个成为山区孩子教师的梦。”

  为了追梦,陈腊梅在29年平凡的教育工作中铸就了自己的不平凡!

  

       ●“家乡的母校很需要我,就让我回乡下教书吧!”

  ●她是“第一名专业户”,奖励证书足可装满一柜子。 

  1987年7月14日,新化师范毕业生分配前夕,新化教育局来了一位文静的小姑娘。她拿着新化师范签署的留城任教推荐表,怀抱着一大叠在学校获得的荣誉证书,但她的选择却让教育局的工作人员更惊讶:“家乡的母校很需要我,就让我回乡下教书吧!”

  “陈腊梅同学,你们学校把你定为优秀毕业生重点推荐名单,城里最好的学校也通过了对你的考察,留在城里教学更能发挥你的作用。”教育局的工作人员非常希望这么一位德才兼备,多才多艺的优秀教师能留城教学。

  “我是山里的孩子,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我要回到家乡,让山里的孩子也像我一样,让知识改变人生。”

  就这样,这位出身贫困家庭,在父母、乡邻惊羡的眼光中走出大山,却又在他们惊讶的疑问中返回大山的小姑娘,成了新化县边远山区琅塘镇中心学校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陈腊梅就严格要求自己。为了让自己的知识保持“满桶水”,她利用课余时间,先后拿到了湖南师范大学中文教育大专文凭、湖南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文凭。后来转教历史,她又重新考取初中历史教师资格证,多次参加各类历史骨干教师培训班。

  历史本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但陈腊梅老师总是旁征博引,把一件件历史事件、一个个历史人物讲得趣味横生,鲜活生动、引人入胜。她随堂所做的教案《隋唐的文学艺术》、《宋金对峙》、《伟大的历史转折》、《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多次获全县新课改竞赛表彰。

  “我喜欢听陈老师的课,轻松,能学到东西。”“陈老师的课很生动!”一谈起陈老师上的课,学生们就很兴奋。45分钟的课堂教学,陈腊梅总是千方百计让学生们在快乐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陈腊梅老师讲的课,重基础、重深度、重能力,但也趣味十足。学生们总是在充满趣味的愉悦中完成教学课程。”学校领导和同事们总是这样评价陈腊梅老师的教学。课堂外,陈腊梅还经常组织开展基础小竞赛、趣味团体赛、改错比赛、作业书写评比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不知不觉提高了成绩,增长了能力。

  在学生们眼里,陈腊梅老师绝对是一根标杆。她每天起床铃响时就已站在教室门口,等着学生们来上早自习。哪些学生来得早,哪些学生爱迟到,甚至迟到几次,她心里都清清楚楚。

  “睡过头了,一两天在所难免。但如果经常迟到,就不应该,要想办法克服改正。”对于那些爱迟到的学生,陈腊梅从不过分批评,而是春风化雨般谆谆教导,并与学生共同找出根源,克服改正。

  陈腊梅的家本来距学校只有一步之遥,但她和丈夫却以校为家,在一个班的隔壁腾了两间很狭窄的房子,其目的就是可以和学生随时沟通,督促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陈老师是我们学校最务实的一个人。她们班的学生出勤率是全校最好的,违纪率是最少的。”无论是琅塘镇教育办的领导,还是学校领导,一提起陈腊梅,总是赞不绝口。

  在当地教育界,陈腊梅有着“第一名专业户”的美称。无论是语文,还是历史,她所任教的学科在各类评比中总是名列第一,她所带的班级年年被评为全校“文明班级”、“先进班集体”,优秀率、巩固率、合格率总是全镇最高。

  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十佳教师、党和人民最满意教师、道德模范……29年来,陈腊梅老师所获得的各种奖励证书足足可以装满一柜子。

陈腊梅老师获得的各类荣誉堆满了整整一桌子

  

和学生们在一起,是陈腊梅老师最开心的时候

  ●她拖着病体上讲台,痛并快乐着。

  ●“只有和孩子们在一起,我的生活才充满阳光,充满希望。” 

  1993年,已扎根教育事业战线上的陈腊梅,儿子诞生,工作顺利,家庭和睦,一切都沉浸在幸福快乐中。

  然而,命运弄人。因为儿子的预产期延后,又加之产后休息不够,她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导致胰腺脓肿。在长沙湘雅医院接连两次大型手术,鬼门关前游走一遭,医生要她好好休息。可新学期一开始,她硬是顶住家人和学校领导的劝阻,挂着引流袋重返了病中仍魂牵梦萦的讲台。

  胰腺切除后,陈腊梅老师从此与糖尿病“结缘”,每天与打针吃药为伴。高额的手术费和医药费让原本清贫的家庭负债累累,思想压力和经济负担之大,非常人可以承受。但面对学生时,她总是笑容满面,站在讲台上,她依然神采飞扬。

  1997年,每年一次的病态分析复查中,她被湘雅医院著名教授韩素云告知:“血糖太高,临近铜症酸中毒,必须立即住院,否则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韩教授,我带的是毕业班,正值最后冲关阶段,请您多给我开些药,我暑假再来住院,行吗?”经不住陈腊梅老师的一再请求,一向从医严谨的韩教授也终于被打动:“我从医这么多年,真没见过像你这样把学生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

  后来,韩教授定居美国,还始终惦记着这个一心热爱教育,一心为了学生的乡村女教师,经常打越洋电话给陈腊梅老师,叮嘱她多休息,多保重意身体。

  “只有和孩子们在一起,我的生活才充满阳光,充满希望。”尽管重病缠身,但和孩子们在一起,是陈腊梅老师最开心快乐的日子。孩子们成绩一天天的提高和他们爽朗纯真的笑容,是陈腊梅老师减轻身体病痛的最好良药。

  老天仿佛故意要考验这个弱女子的意志力和承受力。2007年初,陈腊梅老师又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当时由于担任班主任和繁重的教学工作,她一直没有在意。直到暑假,才在丈夫和学校领导的不断催促下,去长沙湘雅医院做手术,刮掉肌瘤。没想到,手术中发现子宫肌瘤已发生病变,冰冷的手术台上,她等来的是被确诊为子宫内膜癌中晚期,被再次剖开肚皮切掉子宫及附件。

  半年中,两次手术、四次化疗,陈腊梅老师的身体极度虚弱,体重从60公斤掉到了40公斤,头发也掉得精光。

  “那是我29年教学生涯中最痛苦的时候。身体的病痛和内心的煎熬,折磨得我日夜难眠。”由于治病,2007年下半年,陈腊梅老师不得不放弃心爱的讲台和朝夕相处的孩子。没有学生陪伴在身边,见不到熟悉的校园,听不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陈腊梅老师的心情糟糕极了,身体健康也每况愈下。

  “老师,您的病好了没有,还能回来教我们吗?”许多同学一碰到陈老师,总会这样急切的问道。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腊梅老师听到自己原班一名成绩优秀、且多才多艺的女同学因为早恋,成绩直线下滑。她心疼到了极点,再也坐不下去了。于是,不顾丈夫和父母的阻挠,偷偷地向学校领导 “求情”,要求重返讲台,回到她心爱的同学们中间。

  “我身体没有大问题,吃得消,就给我一个班的历史课试一试吧。”面对陈老师这样倔强的请求,学校领导心底里直流眼泪。为了征得代替她的历史课老师的同意,陈腊梅甚至向代课老师“走后门,拉关系,套近乎。”

  第二年春天,新的学期开始了。当陈腊梅老师戴着假发,再次笑容满面地走上讲台时,同学们欢呼雀跃起来。

  

  ●爱生如子,学生都是她的“心头肉”。

  ●“每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我都会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 

  陈腊梅只有一个孩子,可同事们都说,她有好多孩子。

  2000年,新学期开学,陈腊梅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可开学报到两天了,还有一个叫刘甜甜的学生没来报到。陈老师放心不下,上课时总盯着那个空座位心神不宁。第三天,在熟人的带领下,她前往刘甜甜家中做家访。

  刘甜甜的父亲得了胃癌,哥哥也在同一所学校读初中。因为没钱,家里正准备让刘甜甜辍学。

  “家里有困难,大家共同克服。但孩子的学习,不能耽误。甜甜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你让他先读着,三年的学费由我解决。”陈老师对刘甜甜的父亲诚恳地劝道。就这样,刘甜甜三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全由陈老师包了。为了打消刘甜甜的后顾之忧,陈腊梅老师还动用各种“关系”,与邻近的四中学校领导商量,帮他减免了一半的高中学费。

  在陈腊梅老师的呵护下,刘甜甜顺利毕业,并且考取了北京交通大学和研究生。“老师,父亲的病重和逝世,对我是天崩地塌的打击,是您的关爱和扶助,为我撑起了一片自强自立的晴空。您不但是我永生铭记的恩师,更是我的再生父母。”每年回家,刘甜甜第一件事,就是回母校看望陈腊梅老师,汇报学习和工作情况。

  教者父母心,陈腊梅自踏上三尺讲台以来,教了多少学生,“认领”了多少孩子,她早已记不清了,她只记得,这些学生都是自己的“心头肉”。

  教学29年来,陈老师接受的大都是“后进班”,校领导知道只有她能啃下“硬骨头”。别人眼中的“破罐子”,陈腊梅却是百般珍爱。不抛弃不放弃,用心用情,春风化雨般扶正一棵棵树苗,让他们茁壮成长。

  2011年108班,是陈腊梅老师第三次大型手术后接任的一个班。班里有一个不听话、爱打架的顽劣学生陈文广,是老师们眼中的“问题学生”,但陈腊梅从不另眼相看。陈文广是留守孩子,在生活上,陈腊梅便给他母亲般温暖;在学习上,更加耐心细心指导。为了激发陈文广的上进心,陈腊梅还说服学校领导,让他管理学校公寓楼。一个学期下来,陈文广仿佛变了个人似的,成为老师、学生眼中公认的“文明之星”。

  在生活上,陈腊梅老师对孩子们更是关爱有加。特别是一些家里贫困的学生,经常会被她邀请到家里吃饭,改善生活。

  孩子们稍有生病,陈腊梅老师从不通知他们的家长,直接就带他们去镇里的卫生院看病。时间久了,镇街上的医生都认识了陈老师。有时,即使陈老师不在场,孩子们只要说是陈老师班的,医生们也会及时给他们治病。“陈老师,你好幸福啊,有这么多听话懂事的孩子。”医生们都羡慕地说。

  2004年,有一名留守孩子的外婆,为了把自己的孙女编进陈腊梅老师的班里,守在中心学校办公室整整哭了三天。还有一个学生的母亲,想了各种办法、摆出各种条件,想让自己的孩子跟着陈老师吃、住,陈老师硬是没有答应:“你放心,每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我都会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

  因为这些事,陈腊梅老师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在教学中从不敢有丝毫懈怠。即使是身体非常痛疼期,她也不从请假,更没因此耽误过半节课。许多次,她都晕倒在讲台上,但十多分钟后,刚刚恢复正常的她又悄悄返回教室,回到同学们中间。

  学校领导看在眼里,心里实在愧疚,多次要求她休息。“家长们这么信任我,孩子们这么喜欢我,我怎么能辜负他们的期望呢?”在陈腊梅老师的坚持下,除了手术化疗那半年,陈腊梅老师就这样忍着病痛,一直坚持站在她心爱的讲台上,用孱弱的身躯,为一届又一届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过,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对于陈腊梅老师来说,她何止是用灵魂的唤醒诠释教育的本质,她简直是在用顽强的生命,深情地歌唱着教育的真谛。

  生命不息,诲人不止。她把生命中所有的能量,都化成知识的火把,照亮着山区孩子前进的梦想!

  [采访手记]:

  我是在2015年新化县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认识陈腊梅老师的。作为候选人,我虽然没有去采访,但也有了初步印象。后来,她被推选为娄底市道德模范,没有参加新化道德模范的评选,我就这样与她擦肩而过了。

  她的家本来距学校只有一步之遥,但她和丈夫却以校为家,在一个班的隔壁腾了两间很狭窄的房子。房间里显得有点乱、杂,非常简陋,甚至连电视机都没有,只有一台工作用的电脑。房间里最多的是学生的作业本,整整齐齐码在一起。偶尔有学生进来,不敲门,也不打招呼,就像走进自己家里一样,随便。

  我们的采访也很随便,陈老师也很低调。采访一个曾经身患癌症的对象,我多少有点顾忌,但陈老师的随和让我打消了这种顾忌。两个多小时的采访里,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是我应该做的,学生快乐,我就快乐。”

  我差不多是流着眼泪采访完的,也差不多是流着眼泪完了这篇文章的写作。很多次,我都写不下去,那么多的感人的故事令我难以取舍。文章里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没有写进来,比如聪明但迷恋网吧的张巍,比如半夜背着胃疼学生戴稚晖到处寻医的故事,比如她非常懂事的孩子伍展鹏和她一样把教育视生命的丈夫伍正凡,还有她外去学校晕倒车站的故事……

  不是我吝啬笔墨,而是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在陈腊梅老师看来,这些都是一些非常平凡的故事,但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每一个这样的故事,都足可直抵人心,震撼灵魂。

  虽然我不是教育工作者,但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美丽的梦想,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要传授知识,更应该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处世,让他们人生的舞台更加绚丽多彩。

  正如我在文章结尾引用莫言的那句话,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29年的教育生涯,陈腊梅老师把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都默默地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山区的孩子,献给了曾经培养她的母校。

  “快乐着孩子的快乐,忧伤着孩子的忧伤。”她就这样忍受着身体的病痛,癌症的折磨,一路风雨兼程的在教育事业的道路上执着前行。那里有她的快乐,有她的忧伤,也有她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袁晓晖

编辑:曾维峰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