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新闻网讯(通讯员 方厚生)近日,新化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姜世星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我县资江两岸养殖场污染整治工作有关问题。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文红,副县长李南新,县政府副县级干部陈大畏出席。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龚志坚、县政协副主席肖向阳应邀出席。县委办、政府办、公安、法院、移民、财政、环保、国土、水利、畜牧水产及上梅、上渡、桑梓、石冲口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近年来全县畜牧水产工作以“生态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优化养殖区域布局,突出抓好生态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保持了畜禽水产品产量的持续增长,为全县肉食品保供给、稳市场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由于我县的生猪养殖场大多依水而建,排污设施不完善,对资江水域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对此,各级相关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切实调整养殖业区域布局,对资江规模养猪场要开展集中整治,促进我县养殖业发展由数量向数量、质量、效益、生态并重转变,实现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会议强调要转变发展方式,生猪产业是我县的传统主导产业。各级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养猪产业的发展,正确处理产业发展与坏境保护的关系,绝不能因生猪养殖带来环境污染而放弃产业发展,一关了之,而是要根据环境容量,采取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等方式促进生态发展。二是要按区域规划发展。县畜牧水产局等相关单位要按照县政府公布的养殖业区域规划,重新调整区域布局,鼓励在适养区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乡镇与村,培育一批科技养殖示范户,鼓励扶持发展现代家庭农场,促进养殖业转型升级。三是要建立准入制度。要建立由村、乡镇、国土、环保、畜牧等单位联审的准入制度,禁养区一律停止养殖场的新建、扩建和改建,限养区和适养区新建养殖场必须依程序审批。四是要有序依法开展整治。要重点整治省市督办的、资江两岸的居民集中饮水区附近的规模养殖场,县环保局、畜牧水产局要尽快下达整改通知书,告知其整治标准和期限,逾期不达标的,责令养殖户主动关闭或搬迁,否则对其依法强制关闭,并按有关法律进行依法处罚。五是要奖补得当。要按市场规律去淘汰与关闭养殖场,对积极改造或主动申请关闭的规模养殖场,在规定时间内改造或关停到位的,可以参照其他县市的标准适当奖补。对主动搬迁到养殖园区的养殖户,要指导其搞好标准化建设,从有关项目给予优先扶持与奖励。
会议明确同意成立新化县养殖业污染整治领导小组,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组长,相关县级领导任副组长,环保、畜牧水产、水利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养殖场污染整治办公室,地点在县畜牧水产局。二是原则同意县畜牧水产局提出的《新化县资江两岸500米范围内规模养殖场污染整治方案》,根据会议提出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按程序审签后实施。三是明确工作职责。资江两岸养殖场污染整治工作具体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负责,县畜牧水产局是牵头单位,县环保局、国土局、水利局是执法主体单位,属地管理为主,乡镇是辖区内养殖场整治关闭的责任主体,其它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确保整治工作顺利推进。四是2016年从生态功能区建设、环境连片整治等项目资金中整合1000万元,用于资江两岸500米范围内养殖场第一期关闭搬迁奖补经费。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方厚生
编辑:曾维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