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刘崇新:“立交”开发走上“靠山吃山”致富路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亲福 编辑:曾维峰 2015-09-17 16:17:21
时刻新闻
—分享—

  

家禽养殖

      新化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亲福)“卖了80元一斤!”9月11日,新化县天门乡凉风村农民刘崇新在去双林集市场赶集的路上,5斤黄蛙就被人抢购走了,他兴奋地告诉笔者。如今,他在自己的家门口实现了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一条龙”经营,声名远播。笔者欲前往他家参观硕果累累的弥猴桃生产基地,在路上遇到他。

  刘崇新家的房子为板屋,背后是高山,门前是独立的山包,屋左屋右都是与屋后高山连体的山头。屋前的山窝里有一丘过两亩的稻田,唯一的一丘田,生产稻谷,套养鲤鱼,又是黄蛙养殖场。房子和稻田中间有栋过百平方米的一层简易厂房,是他家的酿酒厂;屋对面的山包,是他家的弥猴桃生产基地,酒厂右边的山窝里,则是放养的养鸡场。如今,他还养蜂哩。在这个约两百亩的山窝里,他家去年的纯收入过30万元。

  刘崇新,今年43岁,一家5口人:妻子、两个女儿和一个弱智哥哥。妻子叫杨柏桃;大女儿叫刘圆圆,2011年读高一时患尿毒症辍学,至今在家透析,每天两次;二女儿刘洋,今年下学期进入初中读书。“守着圆圆和哥哥,是我走‘靠山吃山’路的根本原因。老农传下的经验是‘宽尺不如厚寸’,为了获得土地的最大效益,我搞多种经营。”神气十足的刘崇新坦然说。

  刘崇新酿酒起家。酒渣怎么处理?小本酿酒时,全部酒渣用于喂猪。酿酒生意做大了,又请不起劳动力办养猪场怎么办?于是,养鸡场应运而生。今年头八个月,他酿酒耗大米过两万公斤,鸡场随之发展壮大,存栏肉鸡过两千只。近5年来,他每年都窖几缸弥猴桃酒在地底下,于是有了他屋对岸小山包上的弥猴桃生产基地。至于稻田养鱼、养蛙和板屋楼上养蜂,纯属“副业”和精神生活需要。他说:“‘靠山吃山’要有好心态,才耐得住寂寞,养蜂养蛙,乐在其中。他说:“养的第一窝蜂跑了,可过两天又回来了,因为它们没有找到更好的家。”当然,脑筋要转得动,点子多才门道多,门道多才增收的保险系数高。”他介绍,黄蛙春天从哪里上山,秋天必定回到原地,绝对的。养黄蛙是无本生意。他家去年在屋前那丘稻田里捉黄蛙200多斤,收入过万元,预计今年的产量比去年还要高。

  刘崇新自费挖出了千余米的出山公路,请汽车把酿酒的大米拉进米,自己用摩托车把酒送出去,送到顾客家里,每天至少一趟,最远送出去过百公里。妻子在家不停地劳作,智障哥哥自觉上山担柴,只要天晴,圆圆帮助烧火烤酒。劳动使刘崇新夫妇和哥哥的身体健康,也使圆圆的病情得到控制。劳动远离牌桌,一家人过得和谐幸福。

  “要想搞种植养殖业发财,首先得学好有关种养的疫病防治技术。”刘崇新介绍,养鸡的技术要求更高,他说:“我养鸡几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成了一个合格的畜医。”前不久,他得知奉家镇双林村罗平高推广应用“生态益生菌”除去鸡圈猪栏臭味的技术,立即跑了去,引进了这项技术,正在实施。

  如今,一方面,荒芜田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打工者觉得在外打工越来越艰难,这是一对新的矛盾。回家利用荒芜田土,上项目,搞规模开发,口号提得很响亮,但实行起来谈何容易!筹集不到巨额资金,不行;有了资金,缺乏管理能力更不行。怎么办?笔者以为,刘崇新的小规模“立交”开发,不失为走“靠山吃山”致富路的好榜样,值得推介和学习。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亲福

编辑:曾维峰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