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王洪坤:守候一山“原生态”

来源:《娄底日报》 作者:柳叶妮 编辑:曾维峰 2015-05-25 11:49:03
时刻新闻
—分享—

  “现在的年轻人在吃到不卫生的食品、呼吸到不干净的空气后可能只会抱怨,但我认为发牢骚无益,必须身体力行做出行动去改变。”今年49岁的王洪坤,希望通过树立“寒茶”品牌,开创一种原生态的农业模式,用原生态产业托起中国乡村的家园梦。

  王洪坤是新化县天门香有机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寒茶”品牌创始人。他在广州办了长达20年的医疗设备企业,2013年3月,他买下新化县天门乡高山上一片已半荒废的茶园,正式转型发展现代原生态农业。

  以“不开发式发展”理念经营寒茶

  茶圣陆羽的《茶经》里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王洪坤认为他在海拔1400米的天门山种的这片茶,无疑是最好的“至寒之茶”,于是将之命名为:中国寒茶。

  天门山上的寒茶,地处高山之上,水土、空气均未受到污染,占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王洪坤认为高山上的茶园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未经过开发,拥有最天然的原生态环境,故希望借此做出一款高端、上品质的农产品。于是,王洪坤坚持用“不开发式发展”的理念去经营茶园,始终保留高山上原本的生态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种茶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用“间植物不连通”的方式,以各分散的小片茶园融于荒山大野之中,让害虫与天敌达到自然平衡的状态,保持至寒之茶品质不变异。同时,在茶叶产品的包装设计和使用上,坚持无塑、无毒、不过度原则,用“简易”形式让寒茶真正回归到茶本身。

  坚守不易须直面艰难险阻

  茶一般适于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下的温暖湿润地带,可寒茶偏偏与众不同,它生长在海拔1400米的高山上。因高山气候变化无常,茶园在遭受寒潮来袭后,近3000亩地的茶叶最终只剩400亩与冰雪抗衡;去年开采新茶当天清晨,茶园霜雪皑皑,采茶人手指冻僵,一整天下来每人也只能采摘1至2斤鲜芽。然而,即便不得不以牺牲茶叶产量为代价,王洪坤也坚持用原生态种植的方式去产出高山“最干净的寒茶”。

  一次,山上大雪纷飞,王洪坤为了获得冰雪中的茶叶美景照片,不惧山路结冰险况,带了5位摄影记者开车上山取景。但在上山途中,由于车轮没有绑防滑链而在一处斜坡上原地打滑,方向盘也突然不受控制,整车人差点跌入山沟。王洪坤说:“那次感觉离死神就一步之遥,但恰恰拍摄出了最能够展示寒茶形象的照片。”王洪坤还对记者提到,他和工作人员经常在山上开会到晚上甚至到次日凌晨,待第二天早上驱车下山时,因山上浓雾重锁,路面能见度低,行车非常困难,但他依旧自己打头阵开车下山。

  推广品牌倡导建立“原生态乡”

  去年3月,王洪坤主要围绕茶叶的原生态环境、“不开发式发展”理念等做文章,开始做寒茶的品牌宣传推广工作。寒茶在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孕育下,在原生态的种植和上千年传统的工艺制作下,声名鹊起,广受外界好评与青睐。如今,“中国寒茶”品牌的影响力初见成效,天门乡目前突破了3万游客,40多家农家乐应运而生……天门乡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并带动了其他优质农产品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随着“中国寒茶”品牌冉冉升起,王洪坤进一步鼓励天门乡全乡禁止使用农药、化肥,做中国第一个“原生态乡”。王洪坤的理念和行动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和肯定,去年3月,天门乡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动村民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在全乡范围内打造无公害农产品示范村,“有机寒茶基地”成为村里的第一个示范基地。

来源:《娄底日报》

作者:柳叶妮

编辑:曾维峰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