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新化县境内有两个油溪。
从沿河公路向白溪方向走30余公里,你便来到了油溪乡。这里的高山峭壁宛如男子汉宽厚的臂膀,群山起伏又好似一位将军的壮志豪情,而静静流淌的资江水,千年依旧,更使他多了几分江南的脉脉柔情。难能可贵的是,这里还有被誉为“世界溶洞极品”的梅山龙宫。它可是目前新化县除紫鹊界以外,唯一一个4A级风景区。
不得不说,这一个油溪,不愧为新化旅游的一张好名片!
然而,我情有独钟的,并不是这一个油溪......
国庆节又来了,电视上、网上、新闻里,旅游这一词的人气一路飙升。去年的国庆,我和朋友一起去云南游了一趟。至今,那昆明的花,石林的山,大理的塔,苍山的云,洱海的水,以及丽江古城酒吧里的吉他和弦,那一位姑娘的温柔浅唱,仍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还有导游阿黑哥所说的“洱海月照苍山雪”的独有意境,总想有机会再去看看。你想想,当明月在苍山上空升起时,租一只小船,在洱海上泛舟前行,和亲人朋友也好,和心上人也罢。此情此景,怎么不叫人陶醉呢?若是唐代哪位著名诗人驻足于此,必定又要留下一首千古绝唱了。
可我毕竟不是诗人,去年云南一别,也不知何时才能再去。抬起头看看,我四周又什么地方可去呢?还是暂时呆在家里罢。
今天上午我去了一趟镇上,回来时路过了油溪村的油溪河,便停了下来。
十多年了,河水依旧向前奔流着,跟往日没有什么区别。一个人走在油溪大桥上,看着下前方比它低几十米的老石桥,据说是乾隆十几年,许多石匠聚集在油溪河畔,齐心协力为老百姓修的一座桥。转眼两百多年过去了,它依然默默地拱立在这里,虽矮但苍劲有力,丝毫没有老去的模样。而投资了一千多万的油溪大桥,全长120多米,垂直落差80多米,横跨两岸,气势雄伟。但才建十多年,大大小小已经维修过几次了。最近的一次是去年。大桥被断定为危桥,有关部门在桥两端砌了四个大水泥墩子,禁止运煤车等重量级车辆通过。这一堵,就是一年多。往返新化、吉庆、梅城、益阳、常德等地的乘客只能在这里拖上行李下车,走过桥去,再到对面转车。只要不下雨还好,烈日曝晒和寒风侵袭都不会弄湿行李。桥一堵,不仅出行是个麻烦事,更给那些建房子的农户带来了不便。运货的司机只得从一条小路绕过去。路况极其危险,尤其是一个叫杨红岩的地方,风景十分迷人,但路面崎岖不平,又窄又陡,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稍不留神,就可能车毁人亡。幸运的是,没有——今年的五月份,油溪大桥终于又通车了!
大桥上车来车往,好不热闹;而石桥上,鲜有人过,颇有些凄凉。但桥是不懂得凄凉的。一座桥如果不能被人们走过,不能被车辆压过,那么它的使命也就只有被人欣赏了。
的确,来油溪河漂流的人们首先惊叹的不是这里清得如油的水,而是这里的双桥拱映,仿佛如一曲历史与现实的无言交响曲,总会给游人除了好看之外的一些触动。
可眼前的一幕,却把我从漫长的回忆与思索中唤醒。嗬,两只白鹭,正在水中沙洲的浅滩上漫步!多么纯白的鸟儿,头尖尖的而富有灵气。它们走过来,赶过去,时不时东张西望,与清澈地河水相映成趣。我大喝了一声,没想到它们并不怕我,似乎更加悠闲了......
往河的上游望去,岸边的一片片的稻田已经被收割干净,七八个大伯在捆稻草,已经快要完工。
走着走着,我便看到了河水的源头——晨光水电站的出水口。大坝里的水通过引渠冲过发电机后,便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从这里滚滚涌出,源源不断地向我奔来,经过一段平地歇了口气,接着又向我身后奔去......
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大坝上。大坝两旁多悬崖峭壁,嶙峋怪石,难怪油溪河还有“江南小三峡”的美誉啊!用“高峡出平湖”这句话来形容它也是一点也不为过的。看着这青绿的水,似乎把整个山的颜色都染在了里面,微风习习,水面上拂起层层波纹,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转过身来,我小心翼翼地抓住护栏,往下一看,这高度,着实让人心跳加速,不敢再往前半步。尽管大坝的闸门已经关闭,但仍有两股清泉从闸门底部飞泻而出,打在坝底的石头上,溅起的水花落在石潭里,荡起一圈一圈的涟漪。
看着油溪河这些秀丽又雄浑的自然风光,我早已从冗长的回忆中解脱出来,没有了一丝恼怒,没有了一丝沉重。有的,只是小小的自豪。家乡的油溪河,尽管它没有油溪乡梅山龙宫的特色,尽管它没有苍山洱海般的名气,但它就是它!是我心中唯一的它,朴实的它,永恒的它!
带着这种美好的憧憬,我身旁的油溪河,依旧带着它的宁静和狂野,在群山万壑之间,继续向前涌去......
(作者是新化人,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八一东路许昌学院(东校区)11级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播音一班学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谭漫璐
编辑:曾维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