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桑梓镇坪溪群工办总支书记、主任曾庆明为民办事侧记

曾经上访钉子户高兴带着曾庆明来到自己的中药材基地,看生活大变化
新化新闻网讯(记者 李伊超) 一名基层的普通干部,将曾经矛盾突出的坪溪群工办打造成远近闻名的平安坪溪,让百姓安居乐业;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穷山偏壤中,带领群众解放思想,调整产业结构,寻找致富之路。当地老百姓一说起他,无不举起大拇指称赞。他就是桑梓镇坪溪群工办总支书记、主任曾庆明。
坪溪群工办下辖16个村,总人口约2.1万,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群众思想较为活跃,同时,信访稳定工作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是远近有名的上访之地。
2013年,曾庆明从温塘镇调桑梓镇坪溪群工办担任“一手把”。上任伊始,他就把抓好信访稳定作为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将老百姓的诉求和意见拿在手上,放在心上,从“细节”入手,把解决信访老问题与尽量减少新矛盾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与依法打击相结合,教育群众与约束干部相结合,全力保障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群众利益。
“社会不稳定,邻里不和睦,就谈不上发展,更谈不上致富。”一年多来,曾庆明走遍了群工办的山山水水,走访了上百名农家村民,了解群众疾苦,用心调解矛盾纠纷,发现矛盾立即调查、了解,认真调处,事后跟进回访,做到发现一起,解决一起,尽量将矛盾化解。
前程村三组本是一个山青水秀、土地肥沃的院落,后因湘煤集团塘冲煤矿巷道进入前程村采区,致使地表开裂,房屋、田土不同程度受损;地下水资源枯竭,山塘无法蓄水,水井干涸,人畜饮水十分困难,严重影响了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虽经县、镇、村三级政府多次与煤矿协商调处,部分受损严重房屋和水田得到赔偿,但村民饮水问题,受损房屋、水田赔偿不到位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群众意见很大。今年5月19日,煤矿与村民因矛盾激化发生了打架斗殴事件,致使5位村民受伤。在村民情绪很不稳定的情况下,曾庆明一方面带领干部连夜挨家挨户做伤者家属工作,安稳他们的情绪;一方面积极与煤矿协商沟通,第一时间解决伤者住院治疗及费用问题,有效的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升级。经过努力协调,终于在今年6月4日召开了由省信访局牵头的协调会,对问题的处理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会后,曾庆明等分成4个走访组,顶着烈日高温,带着真情实感,穿梭于农户家、田野中,走访群众40余户,征求意见50余条,传达省里会议精神80余次,查看受损房屋10多栋。真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俗话说,人不伤心不落泪,人无难处不上访。曾庆明就是抱着这种信念,将群众的事情当作工作中的大事,对待群众就像对待亲人一般,用笑脸相迎,用好语相对,用心贴心的方式融化对方心里的冰山。
大坪村村民为了该村的水资源保护问题,多次赴省进京上访,影响较大且久拖未决。曾庆明通过挨家挨户上门与群众拉家常,交朋友,打消群众对干部对立情绪,对群众不合理诉求动之以情的做工作,对群众合理诉求积极汇报,维护其合法权益,切实解决了该村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曾经的“上访钉子户”李定光,在他的说服引导下,流转土地200亩,种植中药材和特色农产品,实现了从老上访户到创业致富户的转变。
“他不仅帮我们村解决了饮水问题,还鼓励我走上了创业之路。我种植基地的农网改造就是他主动帮我解决的。像他这样真心为群众做事的干部,我是满心的感激啊!”如今,李定光最感谢的人就是曾庆明了。
坪溪群工办是桑梓镇的产煤区,村民主要经济收入都来源来在煤矿打工。近几年,煤炭市场低迷,许多农民陷入失业困境。
面对严峻局面,曾庆明带领群工办全体干部下基层,入农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积极探索致富新渠道,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帮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在曾家村、大坪村,曾庆明帮助村民发展稻田养鱼试点,建立了一个面积达300余亩,亩产鱼100斤,产值达500余万的养殖基地。同时,积极扶持培育黑猪养殖业发展,开发中药材基地3处,经果林基地2处,并初步形成了种植油荼、楠竹的工作设想,千方百计把山头绿起来,为群众打造一个“绿色银行”。
群众疾苦总关情。在乡镇基层工作了20多年的曾庆明深知,只有心里揣着为群众解忧的心,以情感人,以心换心,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才能真正打造一片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天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伊超
编辑:曾维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