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是个很令人向往和受人尊敬的职业,人们常常把 “无冕之王”的美称送给记者。是的,很多记者,用他们的执着和敬业,用他们优秀的表现,赢得了人们的尊重,甚至让人们为之感动。
在电视上,几乎每年都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在热带风暴肆虐的海边,狂风大雨中的记者,为了不被吹倒,用绳子绑在身上,一头拴在旁边的大树上,就这样为观众送来最新的报道,了解风暴的最新状况。这样的例子还有太多太多,在大旱的田间地头,在各种灾难的现场,在世博园的一个个场馆,在奥运会的比赛现场,总是活跃着一个个记者繁忙的身影,是他们,用声音和画面,在第一时间,给人们传来讯息。每当看到人们的关注 、焦急 、期盼 、兴奋、欢呼,他们会感到由衷的欣慰,觉得自己的奔波与辛苦都是有价值的。
不惑之年的我,也不知不觉中度过了第五个记者节,半路出家的我,一切都必须从头学起,每一天几乎都是在忙碌中度过,或许奔波在采访的第一线,用手中的镜头记录着新闻的点点滴滴,又或许,正在电脑前,为一篇稿件字斟句酌。记者是一种不放假的职业,因为新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所以我注定在忙碌中践行着记者这个职业的责任与担当,在忙碌中体味着工作带给我们的酸甜苦辣。
2011年5月9日,我与娄底电视台记者赴汶川采访大地震三周年纪念报道《见证》。十天的行程,上千里的奔波,每天的新闻报道。时间紧张,事情杂乱,能让我们撑下来的除了新闻本身和职业特点,就是我们自己——《见证》报道小组。
我们小组里有一位女孩子,叫智玲老师。10天时间里,她一直和我们大男人一样日夜奔波,看着都有让人心疼的样子;每次去吃早餐,我都从来不忘记在补觉的她们带回来几个水煮鸡蛋;为了让她们尽可能的多休息一会,坐在车上的时候,我最常说的话是“快点睡会,我会把车子开得稳一些”;这些画面只要一回想,每一个都让我暖暖的,觉得再累也总有最大的支撑力,让我们的报道可以无畏无惧的坚持下去。
我们就这样一起想点子、一起熬夜、一起分享苦乐,这种并肩作战的感觉,很特别,很想好好珍藏。白天,不管山高路远,我们拍画面、做采访,从来没有说过设备太重,走路太多,脚架轻易不离手;晚上,熬夜写稿子。累极了的时候,我们夜奔街头,吃夜宵。空矿的街道上留下我们长长的欢声笑语。
我这是外出做得最久的一次采访,全情投入,虽然身心俱疲,可新闻的魅力却让我每日如新。采访归来,我真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记者的辛之旅、心之旅、馨之旅,艰辛、内心和温馨,种种体会,种种细说,都将成为以后回忆起来会心一笑的画面,都将成为我记者生涯甚至是一生的宝贵财富……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谭江平
编辑:曾维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