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群众路线学习粗浅杂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中辉 编辑:曾维峰 2014-04-16 21:47:25
—分享—

  很久没有静下心来细细地就一些理论常识进行学习了,终日忙于繁琐之事务,沉湎于官俗,不可谓不累,假、大、空的理论学习是我往常的惯例,学而无所用,学而无所从,学而无所感,一头雾水的学习成为了一种习惯,更成为一种负担,应付式、填鸭式的学习方式造成了自己学习上的疲惫与松懈。

  习近平同志之《之江新语》上的<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给人以平实的亲近感、朴实的奋进感。别人读之有何感想姑且不论,但自己看之、见之、读之,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意境,有种坐标重回的喜悦。寥寥数语便深入浅出道出了学习中的三种境界,怎样学、学什么、学而干什么,短短几百字,道出了所有的玄机,助我找到了学习上的兴趣与动机,从而促进了我能安心、静心的就此次群众路线再学习有所收获与感悟。

  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路线与根本方法,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历史唯物主义辨证论中之集大成者,是最厉害的“法宝”。纵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的指导思想,无一例外的站在群众的角度说话,本身就在践行群众路线,正是基于此,这些理论始终能站稳脚跟,始终能历久弥新,始终能经久不衰,指导统一着各种思潮。

  抛开世界上各政党意见不统一、价值取向不同标的认识,至少有一点,我认为世界上各国政党都在向中国学,那就是不管姓资姓社,都必须根植于人民,国才能立,党才能兴。试观各资本主义国家总统之竞选,不代表民意,不取得老百姓的认可,谁能竞选成功?所以说,群众路线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理论、大智慧、大“法宝”。

  将群众路线用之于实践,用之于基层,又何尝不能解决问题呢?自己在乡镇工作了十几年,从一名幼稚学生转身成为一名基层公务员,从一名普通公务员成长为一名乡镇党委班子成员,一路的历程,一路的经验,静下心来,仔细沉淀,不管是处事之经验,还是个人成长的经历,仔细想来,仍要归功于群众路线。

  年少轻狂,初出入仕之时,刚从学校毕业考进乡镇工作,社会大熔炉天赐我良机与良师,镇党委安排我跟随一名退线政协联工委主任驻村,一路学习,一路教诲,一路辛劳,都是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字眼,“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才能得到老百姓的真心”,这是老领导最朴素的群众观,常教导我的一句话,正是这句话造就了我的少年老成,也正是这句话,得到了老百姓“这小伙子不错”的认可与当了三十多年的老支书“他是我的秘书”的评价。

  工作几年后,相继在不同岗位上,一步步经历,一步步成长,直至党委委员,通过此次学习,静下心来思索,确实发现了各种事情成功处理的真谛:一个复杂村,村支两委换届,如不尊重民意、了解民思民盼,就不会成功;一个项目落地,如不代表群众利益,就会寸步难行;一个信访事件,如不了解诉求,就不会息访;一桩纠纷,如不帮扶弱者,就会积怨;一次接触,如果恶脸相向,就会产生隔阂……实际工作中,如不将群众路线作为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会寸步难行,群众怨声于耳。

  去总结、再反思自己的工作历程,发现时代在进步,自己与群众却愈行愈远:下村的次数少了,与村干部联系多与群众联系少;有了追求政绩的想法,少了与群众亲密接触的单纯;有了四个轮子的车子,无法了解“沿途的风景”;信念一动摇,作风一漂浮,存在的问题就如雨后春笋,接壤而出,仍不学习,仍不警醒,仍不自查,后患无穷。

  幸亏有了这次学习,有了这次活动,有了这份“静心”!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中辉

编辑:曾维峰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