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民的公仆

来源:建党九十周年征文获奖作品 作者:袁鸿 编辑:曾维峰 2012-06-19 15:51:34
—分享—

副标题:记原科头乡党委书记刘尧清二三事

  二零一一年春,娄底及同乡的几位朋友邀我筹资开发新化科头桃林南岳小衡山旅游。我不禁想起原科头乡党委书记刘尧清先生。

  上世纪九十年代,刘尧清书记出任科头乡党委书记。他到任伊始,就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社情民情,和广大社员群众交心谈心。他亲切的笑容,和蔼的谈话,又加上他紫铜色的皮肤,矮矮胖胖且硬朗结实的身材,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农民书记”。

  刘尧清书记是桃林旅游开发的倡导者,先行者。他慧眼识珠,他深刻地认识到桃林旅游开发的巨大潜力。第一,区位优势好,距离县城远近合适,离城13公里,交通便利。第二,有深厚的自然,人文,宗教等旅游资源。曾计划以小衡山南岳殿,余公殿,万寿寺等宗教文化为依托,发展休闲度假,山地开发等相关产业,振兴科头经济。

  要想富,先修路。当年,通往桃林南岳殿的山路崎岖难行,一处石崖挡住了去路,非爆破炸开不可。刘书记约定我和爆破手老六去新化乐田煤矿领取炸药。这一天清晨,我们早早地来到乡政府,没想到刘书记已经在办公室等候我们。当时,办公室人员还未上班,刘书记亲自为我们倒茶。当他得知我们尚未吃早饭时,他又为我们买来饭菜。吃罢早饭,刘书记说:“小袁,走吧,我们去乐田煤矿。”我想,坐书记的小车,其感觉一定不错吧!因为在当时,坐一回小车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和无尚的荣耀。

  刘书记带领我们走出乡政府大门,一直来到公路上。未见有小车在那里等候。我心里犯嘀咕了:莫非书记的小车不让我们坐?抑或书记不亲自去了,叫我俩去领?这时,公共汽车来了,书记带领我们挤上公共汽车。到了公共汽车上,乘客们都“刘书记早”,‘刘书记好”地和书记打招呼,看乘客们和书记的熟稔劲儿,我就问售票员,售票员说刘书记通常是坐他们的公共汽车上下班的,所以跟乡亲们是老朋友了。真是“乡下无人不识君”啊。

  我们来到乐田煤矿,领了60发雷管,一箱炸药。炸药管理员交代:雷管炸药必须分两个车押送,且不能坐公共汽车。我想,这下书记该叫车了吧!不料刘书记说:“我们走路吧!”我望着这一米见方,十多公斤重的一箱炸药,就有点情绪了,说:“刘书记,走路可有十多里啊!乡政府不是有小车吗?”刘书记看我那个为难的样子,笑了笑,说:“小袁,乡政府的车不是我个人的,再说车子今天有任务,出差了。要不?我们俩轮流拿吧。”我见书记这么说,也不好意思了,心想人家一个乡党委书记,怎好让他陪我们走十多里路,还要拿十多公斤重的东西呢!于是我说:“刘书记,我一个人拿炸药,老六拿雷管,您搭车走吧。”这时,刘书记严肃起来,说:“小袁,雷管炸药是国家管制物资,不是我不相信你们,我是怕你们在途中出事,我还是和你们一起走,把 它交给工地保管员,我才放心。”刘书记一路上给我们讲了他年轻时候的许多故事,许多经历。讲了中国G .C.D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肩挑手挖,多凭人工修铁路,架大桥;修公路,修水库,河坝。才有今天农田的旱涝保收,才有今天的交通便利。让我们懂得了创业的艰难;让我们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我们懂得 今天手拿十多公斤炸药,走十几里路是多么微不足道!这一路,书记手抱一程,我头顶一程,我们拿着炸药顺利地到达了工地。

  经过刘书记二年的努力,桃林南岳旅游开发也初见成效。路修好了,倾倒的圣帝大殿修复了,气宇轩昂的牌头建起来了,千亩桃林也栽起来了。一九九七年秋,在桃林南岳殿脚上,刘书记亲自组织了一个颇具规模和影响的庙会。十几条彩龙劲舞;几十个梅山歌手对唱,一位位民间武术队员的精彩表演,使得台下观众一个劲地喝彩。到会人数逾五万人,真是人山人海,盛况空前。其时,桃林南岳殿的香火达到鼎盛时期,每年客流量达七八万人次。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任 期三年,刘尧清书记调走了,桃林南岳旅游开发的计划也便搁置了。但刘书记为我们科头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而刘书记所倡导的桃林旅游开发事业也常常记在我们心里。如今,当我们站在当年刘书记爬上爬下两公里山路,亲守工地,倾尽心血建好的南岳殿前时,我心底涌起一种去探望刘书记,向老书记请教办事方针策略的强烈愿望。

  第二天,我们几位同仁驱车前往。几经周折,我们终于见到了老书记。十几年一别,老书记已是满头斑白,高血压中风,身体状况不佳,行动都有所不便了。环顾老书记家中摆设,便可感觉出老书记家经济并不宽裕,倒显得有些寒碜。互留电话号码时,才知老书记连一部手机都没有,真是不可思议啊!想当年,刘书记可是省人大代表,乡党委书记,县技术监督局局长。退休不过几年,清贫如是。由此可见刘书记并没理会“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官场哲理!

  老书记见到我们非常高兴。当得知我们正在开发桃林南岳旅游时,老书记更是精神抖擞,询问了关于旅游开发的许多问题。我们向老书记介绍了关于资金筹集,土地征收租用,南岳殿,余公殿等的维修和其它庙宇的新建;重点介绍了旅游水库,宾馆,度假村的建造;以及山地开发的三千亩生态竹林改造,十公里桃花路桃花园,二百亩四季果园等情况。

  在谈话中,老书记深情地回忆起曾经修建南岳殿时一桩桩,一件件往事。老书记从书桌里拿出一张明信片。那是我当年赠送给刘书记的一首古诗。诗云:

  西望九龙迤逦行,雪峰灵脉屹湘中。

  小衡山上钟声远,虎啸谷中泉水清。

  秋叶春桃红遍地,夏风冬雪韵无穷。

  若是八月初八日,络绎高歌拜圣灵。

  当年,我和刘书记站在高高的南岳殿上向四周远眺,看到眼前那种“齐鲁青未了”,“一览众山小”的景象,我就题了这首《桃林小衡山感赋》赠给刘书记。其实,曾经我还另外写了两首诗赠送给他。诗云:

  一,书记泽福地,筹资殿宇兴。

  山水称心意,古刹有神明。

  灵召三湘客,秀招四水人。

  桃花美似画,竹海白云生。

  二,慧眼识珠玉,皆知书记功。

  景中添锦绣,殿上聚神灵。

  规划诚长远,开发有始终。

  为人民服务,南岳颂真经。

  那时我写这两首诗赠送给刘书记,有赞美之意,事隔十几年,不知是刘书记把 这两首诗遗失了,还是故意不拿出来示人。我想,大概是老书记谦虚,不愿在人前炫耀自己的功绩吧!

  最后,刘书记允诺,极力支持我们的工作,答应联系一些曾在科头工作过的同志为桃林旅游事业贡献力量。

  从老书记家出来,我们倍受鼓舞,兴致勃勃地驾车往回赶。不知不觉间我们已来到汝溪河畔。站在宽阔平坦的汝溪沿河公路上,触景生情,我们不禁又想起当年。当年刘书记带领全乡党员,乡村组干部,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调动民工几十万人次,热火朝天地修建汝溪沿河公路。这是一项多么浩大的工程,一个多么宏大的场面。成千上万的民工在长五公里的沿河公路上,挑的挑,挖的挖,抬的抬,没有任何机械作业,凭的是双肩,凭的是双手,凭的是热情。在施工过程中,刘书记始终坚守在工地上,和广大民工一起劳动。正是刘书记这种身先士卒,同甘共苦的精神所号召,才能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义务修路的热情。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汝溪沿河公路终于修通。沿河公路的贯通,连通了八个村,连通了351公路。从洋溪,西河方向到达科头乡政府,比从前绕道县城经石章村到达,足足缩短了十公里的路程。我想,从洋溪,西河方向来的游客,经过汝溪沿河公路,到我们桃林南岳旅游,烧香拜佛,你们一定要 记得刘尧清书记哦!

  在我们科头人民心里,永远记着有这么一位好书记。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廉洁奉公,正直无私;他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他艰苦创业,自力更生。他是党员干部的表率,他是人民的公仆。我想,假设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都能像刘尧清书记那样,廉洁奉公,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何愁我们的国家不能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不能振兴!更贴近一点,目前,我们的桃林旅游开发工作千头万绪,困难重重,假设我们每一位同志都能向刘尧清书记学习,又何愁我们的旅游事业不能兴旺发达,进而成为一个省级,国家级的旅游胜地呢!

来源:建党九十周年征文获奖作品

作者:袁鸿

编辑:曾维峰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