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基础设施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编辑:曾维峰 2011-12-21 11:04:35
时刻新闻
—分享—

    ()城镇建设:新化县城,始建于宋代。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筑土城垣。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知县雷冲加固原有土垣,高1丈,宽04丈,并架木盖瓦。民国27(1938),城墙破败不堪,在改造拓宽街道时,拆除城楼及墙上石块用以铺设街道,使城墙内外连成一体。民国36(1947),将城墙旧址改造为环城土路,此时,县城面积为075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县城街道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至1989年,县城城建面积达33平方公里。有河东新区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1996年元月,县委常委会通过9《于强化城区建设的方案》,并召开城区千人大会,提出用铁的手腕,超常规的措施,推进城区建设。通过三年负重拼搏,基本实现了打通“六路”(改造城西路,开发梅堤路,拓宽迎宾路,开辟滨江路,接通煤坪路,联网新洋、新太路);拆除“两棚” (覆盖工农河街的贸易城绿棚子、黄棚子);拓宽“一场” (拓宽1万平方米的火车站天华广场)的目标,加上1994年后先后开工建设的青石街滚动改造工程、城区防护大堤(梅堤)修复工程、工农河安置区建设工程,总计投资12亿元,拆迁房屋面积85万平方米,改建381万平方米,硬化街道路面2,760。至1999年,全城道路规范,街道宽敞,高楼林立,经济繁荣,市容焕然一新。

      近几年来,县城扩容提质进程又明显加快。2004年底,县“四大家”新办公大楼顺利竣工,2005年元月,已正式投入使用,建新路改造工程圆满完成,梅苑南路一期工程已经完工,滨江南路、天华中路绿化亮化工程基本扫尾,科苑东路、政府南路路基工程基本完成,县人民医院搬迁、城南市场改造、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天华南路改造工程已经启动。小城镇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全县小城镇新建市场67万平方米,硬化路面8公里。各乡镇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其中,上梅镇已列入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白溪镇列入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交通:新化县地处丘陵山区,古代交通甚不发达。境内运输除人力挑运外,主要赖资水船运,上及邵阳、武冈,下通益阳、汉口。直至民国36(1947)  新公路建成,县内始有公路20余公里。新中国建立后,三次疏治资水河道,积年累月建设县乡公路,加之湘黔铁路复修,县内交通状况彻底改观。现代交通线路,主要是公路与铁路,资水航运退居次要的补充地位。

      (1)省道

      邵新公路(代号1821),起自邵阳市,止于新化县城,全长75公里,其中县境段长217公里。

      涟淑公路(代号1802),东起涟源市,西抵溆浦县黄茅园。从冷水江诚意坪入县境,经桑梓、梅苑、上梅镇、汝溪、洋溪、槎溪至峡山去隆回县。境内路段长435公里。

      (2)县道干线

      南冷公路  起自潮水南烟铺,东至化溪绿湘村,通向冷水江市区,全长13公里,县内长10公里01950818建成通车,是我县自建的第一条公路。

      新安公路  自县城去东北抵晨光黄柏界,通往安化县梅城。县境长474公里。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编辑:曾维峰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化站首页